我省番薯经济助农增收
小番薯有大甜头
记者 祝梅 通讯员 褚田芬 邵敏
编者按:我省旱粮种植潜力巨大,去年9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提出把旱粮作为现阶段我省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突破口”。今天本报刊发的这篇报道,对近年来我省遂昌等地风生水起的番薯经济做了比较深入的报道,展现出旱粮生产之于农民增收的重要价值,希望对我省其他地区发展旱粮有所借鉴。
我省番薯经济助农增收
小番薯有大甜头
记者 祝梅 通讯员 褚田芬 邵敏
本报讯 夏秋时节,正是我省大豆、玉米、番薯、秋马铃薯等旱粮“当家”的时候,随着小日子越过越滋润,旱粮的绿色、健康正被更多人认识,不少家庭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它们的身影。田间地头,曾经是粮食生产“配角”的旱粮,这两年也越来越受到农户的欢迎和重视。
番薯是山区的主要旱粮作物。在我省甘薯传统特色加工产品——“烤薯”的主产区,丽水遂昌县,15万亩农田有近半种植旱粮,番薯的种植面积几乎是所有旱粮的一半,达到近4万亩,这其中,由省农科院研发培育的番薯品种“浙薯13”,在遂昌遍地开花。
番薯飘香出深山
从遂昌县城区出发,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抵达海拔840余米的黄沙腰镇大洞源村,依傍得天独厚的高山环境,大洞源村形成了包括番薯、红提在内的多个特色农业产业,其中,“黄沙腰”牌烤薯更是屡屡摘得农博会优秀产品金奖,每年为村里贡献超过150万元的产值。
最初的遂昌烤薯,只是当地人把番薯随意放置在灶头边烘烤的小吃,因为口感好,逐渐发展为当地特色产品。大洞源村52岁的村民俞娇茹,从她开始种田,家里的地里就没少过番薯。“早些年我们种的老品种,没什么产量,做成烤薯只是给家里小孩子当零嘴。”她说,现在种的“浙薯13”,加工成烤薯后颜色金黄、软糯香甜。
俞娇茹所说的“浙薯13”品种,从1999年起便开始在遂昌试验示范,因为淀粉含量高、水分少,在温差大的山区糖化速度快等特点,迅速取代“舟农白皮”等老品种,到2001、2002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成为主导的甘薯新品种。
按照老底子的方法,挖来的番薯先要在家里置放20来天,让它变干、变软,之后用大锅把番薯煮烂、竹片刀去皮,再揉成一个个椭圆形的番薯饼、放在特制的炭火架上烘烤,这个过程需要3天2夜,其间需要经常翻面,保证烤薯不会开裂。这样的手工加工成品质量因人而异,俞娇茹的手艺在当地算是远近闻名。
“一般用100来斤能烤出30斤烤薯。”俞娇茹说,烤薯要从11月中旬忙到12月底,去年她和丈夫两个人一起加工,每天能烤出50多斤。因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直接上门收购生番薯的价格只有每斤5毛到6毛,在遂昌县城,生番薯却能卖到3块5一斤,而像俞娇茹这样,加工成半成品再由企业收购,每斤的价格在6.6元,薯条每斤收购价能达到8块,靠番薯加工,去年她家的毛收入就有近2万元。
“今年我打算多做点薯条。”俞娇茹说,去年,自己试着把加工好的烤薯、薯条放在儿子在县城开的五金店店门口卖,特别畅销,今年已经有很多人去儿子店里询问,她因此收到了一张订购1000斤薯条的订单,“不知道真空包装机器是什么价格?”深山里的她,已看到小番薯的潜力。
产业链前景可观
在遂昌县石练镇,遂昌金色食品有限公司的老板娘杜益妹正在厂里忙碌。赶在番薯加工黄金期前,今年,厂里投资了40多万元扩建冷库。“去年,我们厂每天能加工出5000多斤成品,今年改造之后,日加工量预计可以达到8000多斤。”她说。
特别的是,金色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完全只做番薯加工的厂。从1998年开始,夫妇俩便专注于薯类加工,最初,他们从农户手中收购半成品做真空包装、杀菌,但每个农户的制作工艺都有着微妙差异,收购来的粗加工品水分、色泽、厚度不一,产品质量很难保持,于是他们与省农科院的专家一起,研究起工厂化的烤薯加工工艺。
到2007年,自主研究、定制的烤薯机械化加工流水线投入使用,现在,薯饼的烘烤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工翻面,而24小时不间断地烘烤,也让整个生产流程缩减到36小时,而核心的十几位技术工人,在日常的加工环节中不断改善自己负责的环节,让这样的工厂化生产品质与手工加工更为接近。
由于番薯原料收购自全国,每年9月下旬到来年春节前,厂里的集中加工要忙碌近半年,但原料选用的都是省农科院培育的“浙薯13”。杜益妹说,去年,厂里从遂昌本地收购了近100万斤番薯,加上省内包括金华、江山、温州在内的一些地区,供应了近70%的原料。
由于只做薯类加工,番薯原料成为厂里的“刚需”,金色食品在遂昌打出“只要是‘浙薯13’品种,我们都收购”的霸气宣言,更引导农户种植番薯。夫妇俩预计,今年扩大产能后,厂里的原料收购量将达到600万斤,产值比去年翻番,而本地的原料供应缺口将会进一步拉大。
尽管已经带着烤薯和薯条从手工小作坊迈向了规范化、工厂化生产,杜益妹还琢磨着怎么把番薯加工产业做得更有声有色。“先站稳脚跟,再努力打响品牌,我们想一步步走得扎实。”她说,邻近的福建省三明市,占据了全国90%左右的番薯干市场,浙江的番薯加工产业链,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深挖空间拓潜力
从品种培育到种植推广、加工、上市,我省农业科研,也已经延伸覆盖到了全产业链,更多地关注到科研成果的“落地”与实际应用推广,而很多成果已经花开省外。
“以‘浙薯13’为原料的加工业,在我省遂昌、桐庐、文成、泰顺等地均有分布,加工产品也有粉丝、薯条、烤薯等多种样式。由于‘浙薯13’优良的加工品质,四川、重庆、湖北等地科研单位,纷纷采用‘浙薯13’改良当地番薯品种。”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番薯育种组专家吴列洪介绍,“浙薯13”采收期在10月到11月中下旬,平均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比老品种提高了近1000斤,而每年的9到10月是番薯产量构成最关键的时期,气候环境、人工管理条件,都将对产量有影响。
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近年来,省农科院加大研发力度,陆续培育成了浙薯13、浙薯70、浙薯81等10多个品种,目前,这些品种已占到了全省番薯种植面积的50%,其中,仅“心香”和“浙薯13”两个品种就占到40%。现在市面上走俏的迷你小番薯,便是由我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专家所研发出的“心香”等品种,能在7月就收获,不需要经过贮藏糖化就能上市销售,适合鲜食。
从“配角”到餐桌常客,包括番薯在内的众多旱粮作物,已成为全省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番薯的种植环境以旱地为主,即便是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番薯也能顽强地生存,有‘先锋作物’的美誉。”吴列洪说,番薯种植的优势在山区,适合浙江多山地的环境,而旱粮作物适应性广、贮存能力强的特点,对确保全省的粮食安全也有着长远意义。
关于番薯更多的研发还在进程中。吴列洪说,一方面,省农科院正努力研发出更多不同的实用番薯品种,让番薯在全省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效益农业,另一方面,通过轮作、套种等方法,研究更高效的旱粮种植模式,比如春种玉米、夏种番薯的轮作模式,在淳安已有应用。
“有句话说‘拉了一卡车番薯,也种不了一百亩地’,”吴列洪说,现在,番薯的种植主要以薯块育苗为主,体积大、运输不方便,他希望未来可以培育出脱毒微型薯,以科技增效益,让更小的薯块,支撑起我省更大的旱粮产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