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温岭探索公众参与式财政预算

钱往哪里去 百姓有话说

  记者 阮蓓茜

  通讯员 周旻澍 吴敏力 林应荣

  本报讯 温岭市新河镇的财政赤字,2005年曾经高达5800万元,而今年,该镇财政预算赤字为零。

  一时间,百姓叫好,各地纷纷来取经。新河镇的账本变化,藏着什么秘密?

  “秘密在于我们把‘家底’公之于众,让老百姓清楚,这一年的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政府没办法大手大脚花钱。”新河镇党委书记朱宝卿道出个中缘由。

  和新河镇一样,在温岭,各个乡镇的财政预算不再是一笔糊涂账。翻开厚厚的政府账本,大到千万元的改造工程,小到千把块钱的退休工资,甚至改建一个小学厕所要花多少钱,各项收支明细、“三公”经费、为民工程项目等一览无余。而这些,都必须经由社会各方和群众代表一项项地协商、讨论,以及人大代表多番审查、监督,最后才能通过。

  这是一项坚持了10年的民主试验: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引入民主恳谈方式,让老百姓参与预算民主协商,对政府的“花钱计划”发表意见并促成政府预算的调整。温岭的“参与式预算”,把协商民主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结合起来,在国内首开先河。

  2005年从泽国、新河两镇起步,至2008年延伸至市级部门预算,2010年覆盖全市所有镇(街道),到去年,温岭市16个镇(街道)、71个一级部门预算单位及下属单位的整年预算和“三公”经费,在网上首次全公开,涉及资金88.68亿元。

  如今,每一个温岭人都能够轻松上网查阅,用“雪亮的眼睛”紧盯政府和部门的“钱袋子”,并且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和监督权。今年,在7场部门预算民主恳谈会中,人大代表和公众提出意见建议149条,促使调整预算项目60项,涉及预算金额2.1784亿元,使财政资金的安排更加体现绩效。

  这是一场政府权力的“自我革命”,温岭参与式预算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使得政府的每一项支出都经得起人民的考验。自2010年至今,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吸收民意,对145个拟新增重大项目和84个重大前期项目进行审查,对30个项目提出了重新论证或调整的意见,其中督促政府取消了5个项目,涉及资金23.776亿元。

  当前,参与式预算已经作为加强“法治浙江”基层基础建设的一项制度在全省推开。各地基层人大负责组织,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参与,对政府及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民主恳谈,实现实质性参与的预算审查监督,提高政府财政预算、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从而将政府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置于阳光下,接受百姓监督。

  (相关报道详见第四版)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1 钱往哪里去 百姓有话说 2014-08-25 3540675 2 2014年08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