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商铺缘何褪色?
本报记者 朱卫国 摄影报道
从今年4月份起,杭州延安路凤起路附近商业街相继出现品牌店关门撤走现象:继Me&City撤走,空铺三月无下家接盘,最近又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从雅戈尔大厦往南走的短短300多米,Jasonwood、奥康、红蜻蜓、意尔康、美特斯邦威等品牌店都相继闭门离去。
地上是这样,此路段的凤起路地铁站地下商业街的日子也不好过。看似不错的人流,并没有多少人停下来买东西。记者看到,这里已有7家商铺关门,仍在留守的部分商家,不少是搞促销、最后甩卖而短期租用的。卖特产的一家商铺,把各种商品堆放门前,老板独自在玩手机,大有卖完就走的样子。记者问怎么回事?他说,很多人只是把地铁站当作交通站点,并不愿意在这里逗留、消费。而他的商铺28平方米,年租金30万元,赚来的钱还不够付租金,租期一到也会马上就走。
这些年来,延安路一直在施工,许多品牌店一直都在坚守,希望地铁开通后能带来人流。然而地铁开通一年半,延安路上的人流反而减少了。因为改造后的延安路强化汽车通行功能,而行人穿越马路变得更加不便。不像上海南京东路和北京王府井,杭州延安路不是步行街,马路中间还被绿化带隔离。正如一家手机专卖店的陈经理所说,延安路商业街如果定位为中高端客户服务,那么顾客开车来时,既没有停车的地方,又不能步行购物,生意怎么会好?
马路改造,地铁修建,多年建设,多年苦苦支撑,众多商家等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才出现了文中开头描述的景象。
记者分析,除经济大环境外,延安路冷落还有深层次原因:一是随着众多大型购物城的出现,顾客的逛店习惯发生改变,像商业街这类传统的商业模式,由于功能单一,不能满足顾客多种需求;二是租金的虚高,造成店家利润的大幅缩水,不少店家发生亏损;三是电商的出现对实体店带来极大冲击,繁华区块开始失去商业优势,只能沦为各类新商品的展示区。这些都是曾经的杭州首席商业街出现区段性冷落的深层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