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天下·环球眼

泰陆军司令当选临时总理

分析人士称军政府试图消除他信影响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林昊

  泰国国家立法议会21日召开会议,选举陆军总司令、军政府当局“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主席巴育·占奥差为临时总理。

  政变领导人当选总理

  巴育是当天选举的唯一候选人。在当天到会的194名议员中,除议会主席、两名副主席弃权外,其他成员一致同意巴育出任总理。这一任命需要得到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批准。

  巴育本人没有出席当天的选举,而是前往首都曼谷市外的一处军营视察。选举结果确定后,巴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首先,我想国家继续前进。”

  巴育现年60岁,定于下月从军中退役,但将留任“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主席。

  多家西方媒体认为,泰国军方旨在通过选举巴育为总理巩固权力。路透社评论说,巴育当选总理为今后几周内组建过渡政府铺平道路,但权力依然将牢牢掌握在军方手中。

  低调的强硬派军人

  巴育生于1954年3月,是泰国东北部呵叻府人,曾在一所有着“泰国的西点军校”之称的军事学院学习,2010年接任陆军司令至今。

  在泰国军队中,巴育素以强硬著称。在担任陆军司令之前,他曾在幕后指挥了2010年的“红衫军”清场行动,表现出坚定的保皇和反他信立场。担任陆军司令之后,巴育转而变得行事低调、行为谨慎、极力避免介入政治事务,对英拉政府表现出足够的尊重。

  从2013年11月起,泰国再次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示威者意欲推翻英拉政府,清除他信在泰国的影响力。作为对政局走向起举足轻重作用的陆军司令,巴育的动向一直备受关注。尽管反政府一方极力呼吁军方站在自己一方,但巴育在各种场合多次重申,军队持中立立场,且不会发动政变。

  不过,随后泰国政坛风云突变。今年5月20日,巴育宣布实施军事管制法,开始政变前奏。5月22日,在与存在政治分歧的各方代表会谈无果后,巴育宣布政变。随后,巴育宣布成立维和委员会,负责统筹管理一切国家事务,自己担任主席,实际上相当于承担了代理总理的职务。

  投票结果毫无悬念

  政变结束后,泰国开始组建过渡政府,首先推选临时总理。立法议会21日采取提名后投票的方式选举总理。巴育是获提名的唯一候选人。当天共194人到会,除议会主席、两名副主席弃权外,其他成员一致同意巴育任总理。

  一名驻曼谷的西方国家外交官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巴育被提名出任总理并不令人意外,西方政府将继续向泰国方面施压,要求举行公平选举。

  实际上,巴育担任总理基本上没有悬念。从巴育担任维和委员会主席之初,关于他可能成为过渡政府总理的言论就一直存在。

  巴育在军中拥有极高的支持率。军方高层官员和维和委员会成员曾在不同场合表达对巴育任总理的支持和信心。国家立法议会成立之初,其中的军人成员就公开表示已经决定推选巴育作为总理。200名议会成员中有106名是在任或退休军人。

  此外,民众对于巴育和他领导的维和委员会所做的成绩也基本认可。有民调显示,民众对维和委员会的工作满意度达到8.87分(满分为10分)。80.5%的民众认为巴育将担任临时总理。

  试图消除他信影响

  巴育先前公布一份“三步走”的路线图,提出修改宪法、实施改革,最早在2015年举行大选。按路透社说法,巴育提出的不少改革措施响应了前总理他信·西那瓦反对者的要求。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帕温·查查瓦尔蓬本认为,军政府试图在把权力交还给民选政府前消除他信的所有影响。

  “精英阶层想要获得对政治的控制。在过去10年,他们的主导地位被他信通过选举拿走了。”帕温说,“他们正试图……确保与他信有关系的政治人物无法卷土重来。”

  玛希隆大学讲师戈吞说,难以预计巴育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如果他不尊重改革、过渡政府和选举的时间点,我们就有麻烦了。”戈吞说。


浙江日报 天下·环球眼 00007 泰陆军司令当选临时总理 2014-08-22 3594250 2 2014年08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