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政治纵深·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时

玉环卫生系统贪腐案揭秘——

医药房里的重症

  核心提示: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下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然而在降低药价、让惠于民的医疗改革中,却有一些官员浑水摸鱼,中饱私囊,不仅削弱改革成果,还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等待这些人的将是严厉的法律制裁。日前,玉环县纪委从“药房托管”招投标入手,查办了该县卫生系统腐败窝案,揭开了当地卫生行业腐败的“冰山一角”。

  在医院“药房托管”招投标之前,他竟向投标公司通风报信,甚至为其“量身定做”标书,让其高分中标,事后,公司老总送上10万元现金表示感谢,他欣然笑纳。日前,曾担任玉环县卫生局纪委书记13年之久的杨生平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旁听席上一阵唏嘘。

  这10万元,只是指控杨生平6次受贿(总额52万元)中的一次,而杨生平案件也不是个例。玉环县实施“药房托管”以来,医疗卫生系统的职务犯罪数量明显上升。2010年以来, 该县查办的卫生系统腐败窝案,涉案金额3.8亿多元,查处涉案人员37人,涉及科级干部5人,揭开了台州市卫生系统腐败“冰山一角”,最终整个案件涉及椒江、临海等地,受贿案件26件,查办处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8人。

一起案件,揭开黑幕

  药房托管,顾名思义就是把医院的药品采购权交给有能力的药品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减少药品购销中间流通环节,从而降低药价,让老百姓不再“看病贵”。

  抱着改革的美好初衷,玉环县红十字医院作为“药房托管”试点单位,在2007年底向社会公开招投标。时任玉环县卫生局纪委书记杨生平作为招标小组负责人,负责招标文书的制作及招标等工作。

  面对这个市场“大蛋糕”,台州市的各大医药公司都铆足了劲,全力争取中标。可结果一出,让人大跌眼镜,一家规模、业绩并不突出的医药公司高分中标。更让人奇怪的是,这家公司老板王某,之前是一名包工头,对医药一窍不通。在事后调查中,王某坦白了中标的“秘诀”——用钱铺路。

  当时,王某经熟人介绍找到杨生平,承诺只要肯帮忙,一定不会亏待他。于是,在一家咖啡厅里,投标公司老总和招标负责人偷偷坐在一起商量,如何制定评标文件,设置评分标准,帮助王某的公司获得更高分数。

  顺利中标后,王某设宴感谢杨生平等人,并送上5万元好处费。

  2009年,玉环县第二人民医院“药房托管”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王某得知杨生平是负责人之一,闻风而至,杨生平再次“出手相助”。

  见招标评分标准对王某公司不利,杨生平就动用权力,把“有无托管经验”、“工商部门信用”等对王某公司有利的条件,纳入了评分标准。“当年在玉环,有托管经验的医药公司只有王某一家,这等于是变相的量身定做。”县纪委办案人员告诉记者。

  果不其然,王某公司顺利中标。合同签订后,王某直接把10万元好处费送到了杨生平的办公室。同年,在杨生平等人的帮助下,王某的公司成为玉环乡镇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采购的唯一配送商,而杨生平又将王某送上的10万元“收入囊中”。

  一来二去,杨生平和王某“合作”得更加“默契”。这些年,王某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大,杨生平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经查,杨生平任职期间,共收受他人贿赂52万元。

顺藤摸瓜,一网打尽

  查一案,挖一串。杨生平受贿案掀开了“冰山一角”,牵出了整个台州卫生系统的腐败窝案。

  “其实行贿人手头都有一笔账,什么时候给你的,给了你多少,他们都记得清清楚楚,到时候也会交待得清清楚楚。”玉环县纪委办案人员从医药公司老总王某入手,深挖出一批受贿案件线索。

  夏继春,时任玉环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是王某的老乡,为王某结识杨生平牵线搭桥,也参与了非法招投标,先后两次收受贿赂15万元。县卫生局原副局长谢德顺、叶选宝,玉环县红十字医院原院长李支腾等也因受贿罪而先后落网。据知情人说,有一段时间,王某进县卫生局提着一个大袋子,里面放了30万元现金,一个个办公室串门过去,毫不避讳。

  调查的范围一再扩大。台州市纪委、市检察院针对“药房托管”招投标和“药品购销”展开密集调查,严肃查办涉案人员。

  经查,台州市中医院原院长、椒江区政协原副主席李秋根2007年以来先后分10次,收受他人贿赂共85万元。日前,李秋根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财产25万元,退缴赃款85万元。

  令人触目惊心的是,随着调查深入,台州市中医院领导班子“全军覆没”——副院长周才友、徐刚、周戎二,及医院纪委书记、办公室主任林云素均因受贿落网。同时被查处的,还有医院财务科科长王晓友、副科长颜颖莉,药剂科科长沈慧卿、副科长陈炳宏等。

  在临海,市中医院原院长卢立广被查处。案发前,卢立广为省人大代表、台州市政协常委、临海市政协常委。如今,卢立广因受贿15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没收财产2万元。与他一起被查处的,还有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周薇利等人。

  在天台,县卫生局原副局长陈杰、县中医院药剂科原主任袁天烁、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原主任徐月爱等均落网。陈杰因受贿5.5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除了官员,不少医院的采购、医护人员也涉嫌受贿,有的医务人员为了得到返点而大量使用返点药品,形成了厂家、经销商、医护人员采购、使用的利益链条,从而将行贿成本转嫁到老百姓身上,致使药价虚高不下。

监督缺位,

腐败滋生

  办案人员发现,这些官员在大搞腐败时有一个共同心理:侥幸。

  李支腾曾经参与旁听了杨生平案件的法院庭审。实际上,杨生平有一次受贿是与他一起的,李支腾却认为起诉书上没有出现自己的名字,自以为无人知晓、逃过一劫,不但没有收敛,反而继续收受他人贿赂。直到落网,他才悔不当初。

  “我走到今天这一步,充分反映出我对法律的无知,对财物的贪婪,放松了自己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学习和改造,物欲膨胀、私欲上升……”谢德顺反思自己走过的路,痛恨自己没有守住底线。

  实际上,贪官的侥幸心理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权力过于集中,又缺乏监督机制,才导致他们对长期收受贿赂有恃无恐,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失去敬畏之心。

  玉环县卫生局牵头组织的“药房托管”招投标,在看似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体制下,实则存在权力垄断。“杨生平实际上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实权在握,又没人监督,这种模糊的管理格局,是他犯罪的有利条件。”玉环县纪委办案人员告诉记者,杨生平从1998年到2011年一直担任该县卫生局纪委书记,人脉广又长期参与、负责药品招投标工作,了解操作流程,熟悉制度漏洞,由他出面为药商“说好话”、“搞推荐”,只要没有利益冲突,其他人都会卖其面子,帮忙打高分。

  监管体系的缺失,也使得腐败肆意滋长。“受贿人多是领导,即便我们明知暗箱操作,但为了工作前途,不敢也无法监督。”一位医务人员说。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药房托管”的招投标虽由药监、物价、工商、卫生等多个部门共同监督参与,但往往流于形式,一般都是查看书面材料,根本无法及时发现里面的猫腻。而且,招投标流程过于专业,信息又没有公开,普通老百姓更是无法参与其中。

  “对容易诱发受贿腐败的部门和环节,权力要适当分解,避免个人专权。”玉环县卫生局副局长江洪表示,经过这一案子,卫生局在全面落实“三重一大”事项监督管理制度,单位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等都要提交班子集体讨论,还实行关键岗位负责人5年轮岗一次。

  在此之后,玉环县纪委认真思考卫生系统发生腐败案件的成因和对策,以纪检监察工作机构改革为契机,变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变同级监督为提级监督,加大了重要领域重点环节的反腐败力度。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时 00018 医药房里的重症 2014-08-21 浙江日报2014-08-2100015;浙江日报2014-08-2100016;浙江日报2014-08-2100021;3578961;浙江日报2014-08-2100014 2 2014年08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