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网上各类“神器”秒杀一切难题

做作业还是抄作业

  通讯员 王曼霖 记者 王婷

  本报讯 “手机拍一拍,答案自然来”、“即拍即答,一秒变学霸”……今年暑期,各类“作业神器”仿佛一夜之间遍地开花,许多作业软件打着“拍照提问,简单快捷”、“千万试题,秒速求解”的广告语,号称“可以秒杀一切难题”。

  记者尝试了一下,在手机软件商城中输入“作业”二字,便可以搜索到“问他作业”、“作业互助组”、“作业神器”、“爱辅导”等一系列应用程序。以360搜索推出的“拍题神器”为例,该软件提供涵盖中小学各个科目的百万道题库,用户只要用手机安装360移动搜索,打开其界面,就会在搜索栏下的显眼位置看到“拍题”二字,点击进入,拍下需要解答的难题,不出几秒,答案和详细解析便会呈现出来。

  另外,以在线答疑为主的“问他作业”手机软件在网上人气也很高。用户注册账号后,只需将想问的问题拍照上传,即可获得帮助。打开软件既可以“找学霸帮忙”,也可以“找老师辅导”。区别在于:“找老师辅导”需通过购买“黄金提问卡”付费,2元钱一道题;“找学霸帮忙”只需将题目拍下来上传,几分钟后便有“学霸”给出答案,不用付费。该软件还会推荐约50位“在线老师”为用户答疑。据介绍,这些“在线老师”大多数是在职教师,部分为大学生,而“学霸”的真实身份其实是网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中小学生私下接触过“拍题神器”,“偶尔会查查比较难的题”,但在家长和老师中的知晓度比较低,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知道这种软件。

  对于“作业神器”的利弊,各方的看法也存在分歧。家长周瑜的儿子马上就要进入初中,“孩子上小学时遇到不会的难题,家长还能解决,读初中高中了,有些题我们可能就应付不来了,求助‘神器’解决一下难题也挺好。不过,我不会让孩子直接接触这种软件,我会自己用,再去教孩子。”

  教初中数学的许淑娇老师并不反对学生使用“神器”,“这种软件如果使用得当,对学生还是有帮助的。毕竟现在放暑假了,学生们离开了老师的辅导,的确需要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这种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老师的角色。”

  不过,许淑娇还是担心一些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用上这些软件,会对其过分依赖,从而产生惰性。“一些学生可能并没有真的把题弄懂,没有经过思考的过程,就直接抄答案。从这个角度看,这种软件不仅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帮助不大,还会抑制了他们的自主思考解决的能力。”

  “正确答案、解题步骤一目了然,我就怕孩子想也不想,就把答案照搬到作业本上,那老师布置作业还有什么意义?”家长赵施敏的儿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她反对“作业神器”,担心孩子将软件作为抄作业的捷径,“孩子要是习惯了抄答案,那还得了?就怕这种软件长期用下去,会让孩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记者在使用此类软件时发现,“作业神器”中有各科板块,在语文和英语板块中,求“学霸”帮写作文的用户提问不在少数,部分“学霸”会直接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上传,而提问者大多都是采纳并好评。这些提问的学生连最需要发挥自主性和想象力的作文都求“学霸”帮忙,可见已把“作业神器”当成“抄作业神器”了。

  此外,这种软件还存在一个缺陷:其提供的答案并不能完全保证准确性。据了解,软件中的“学霸”和“名师”答一道题,一经采纳便可获0.7元,软件平台对其答案准确度并没有提出要求。软件的各科板块中,“学霸”和“名师”对问题的解答虽然大多是准确的,但其中不乏错误答案,且没有人对其作出更正。

  “作业神器”的出现,实质上是科技及互联网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对网络在线教育的一种认可。当下,这类在线解题互动平台正逐步进入教育市场,作为一种工具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关键要看学生如何正确利用这些软件,使其真正有助于学业。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做作业还是抄作业 2014-08-21 3575841 2 2014年08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