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余杭一个小镇如何升级
文创+电商:百丈转型路
本报记者 袁华明 通讯员 范建荣 陈道亮
本报记者 袁华明
通讯员 范建荣 陈道亮
从杭州市区朝西北方向驱车六十余公里,是余杭区百丈镇,这个毗邻安吉县的小镇同样也是竹子的海洋,竹木资源丰富。过去低端加工带来的只是很薄的利润,同业竞争变成了简单的价格战;如今,他们开始走上电商的道路,销售半径大幅度扩大,而网上销售的结果也促使创新产品。
“利丰竹木”是一家从事竹席、竹窗帘等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公司负责人俞才章把电子商务业务全部交给了美国留学回来的女儿俞悦。二十几岁的俞悦在美国学的是金融专业,年轻的姑娘回国后就跟父亲说,必须要把电子商务做起来,否则就会落后于人。在俞悦的印象中,自己刚上小学那会儿,看到的几乎都是沿路的地摊,形成了一个马路市场,这样的场景在她的印象中延续了好多年。“但那肯定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
去年12月,在俞悦的主导下,“利丰竹木”在天猫商城上开出了自己的旗舰店。对于竹席产品来说,每年的5月是最旺销的时候。“所以我们抢在了旺季来临之前开始做电商,现在很多顾客下单后还不断追单,网上生意虽然起步晚,但初步效果还是满意的。”
龙头企业的带动对其他中小竹木企业来说,也看到了新的前景。在百丈镇,原先有一批低端的竹木加工企业,主要做的是竹席、竹窗帘等,还有一些配套的厂家,如给竹席包边的小厂。如今,不少企业都做起了电子商务。
百丈的竹木企业以前产品设计一直是短腿,产品单一,款式雷同,市场竞争力一般。但自从开始接触电商后,很多企业老总开始越来越关心自己的产品设计。当地企业老总纷纷感慨:“网上是用购买的实际行动给你投票,你设计不行的话销量就明显比人家差。”
主要做筷子、砧板等竹木制品的“双枪竹木”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设计。“我们会经常根据网上销售的规律来调整产品设计,而销售结果反过来倒逼我们在设计上有更多的款式、更实在的用途。”企业负责人倪国伟举例说,比如北方市场上木制砧板因为干燥容易开裂,同时因为北方人喜欢面食,大多要用砧板来擀面,所以他们专门针对北方市场研发了竹制的大号砧板,结果一上网销路就非常好。他们还通过网上销售的数据分析,开发新型竹木筷子。
电商模式下,产品设计的创新给百丈竹木产业带来了不小的收获。有设计的产品在网上销售的利润也更高了,很多企业不再把精力放在压缩成本上,而是放在了开发新产品上,因为设计已经取代价格成为最主要的竞争因素。
“一顺竹木”负责人朱继来今年2月和百丈镇的一些竹木企业老总到台湾考察“文创小镇”,回来后她打算以百丈竹木产品设计为核心建立一个“设计师之家”。让她惊喜的是,6月初,台湾“文创小镇”团队陈高明、张文山、李承翰等一行人来到百丈镇,实地踏看了百丈镇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素有台湾“竹艺国宝”之称的竹工艺大师陈高明对百丈拥有如此丰富的竹资源感到惊奇,他在为百丈镇竹制品企业主上课时说道:“竹子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在国际上竹制品是其他国家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另外一个窗口,在材料的选取上要考虑竹子不同部位的特性,要因材施用,在设计上要根植传统文化与工艺将其带回到当代生活中,重新赋予新的意义。在品牌的推广上,要创立属于百丈竹制品自己的身份证,增强百丈竹制品的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
目前,百丈镇已经初步规划了几个文创点,包括部分闲置厂房将被改造成竹木设计师聚落和DIY竹木体验工坊,还将开发一些竹木主题的民宿和养生产业。
“我们最大的资源是竹木资源,文创加电商的新模式不仅会改变现有的产业格局,还将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百丈镇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希望引入文创元素,提升竹木产品附加值。“我们打算更多地发挥百丈本土企业家的力量,引入创意人才,实现就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