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青奥会晚礼服上的杭州元素

土布技艺唯美演绎

  本报杭州8月17日讯

  记者 刘慧

  昨晚,南京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震撼上演。开幕式晚会中有一位弹火红钢琴的绿色精灵杨婧,身穿精致优雅的晚礼服,以李斯特的钢琴名曲《爱之梦》征服全场。杨婧的这身演出礼服,就出自杭州小巷三寻土布生活馆。

  早在7月初,小巷三寻土布生活馆馆主郑芬兰就接到了定制一套独特晚礼服的任务,他们马上想到运用其独特的土布纺织与植物染织技艺并拟定计划,从打样到成品,如期完成定制任务。

  郑芬兰介绍说,小巷三寻“土布织造技艺”是省级非遗项目,他们根据史料记载,走访文史专家及工美大师,历经反复试验,成功复原了明朝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云布,织出了质地更加紧密、色样更加精美、半丝半棉、轻薄舒适的丝绵面料,堪称一绝。

  为配合青奥会演出效果,设计团队大胆创新,将白色云布进行扎染,配以手绘图案,堪比艺术品——水纹图案,将抽象的水波纹烘托花纹,表现蝴蝶飞舞的灵动飘逸;肩带亮钻,由328颗亮钻纯手工定制,交错排列,呈现视觉亮点;肩部设计,对钢琴黑白键的模仿、变体,让表演者与钢琴浑然一体。晚礼服既有传统土布的简约风格,又融入了国际流行的现代设计理念。虽然土到极点,却也美到极点。

  在中国,纺织与印染技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手工织成的土布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郑芬兰说,这种土布因为不上浆、不添加化学制剂、经70多道工序手工织就,是纯天然的绿色布料。同时,传统土布粗老笨拙的缺点被“小巷三寻”运用现代工艺逐一克服,而柔软舒适的特性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也因此成为土布演绎时尚的服饰品牌。

  每一个亮点,都有一段故事可讲;每一处细节,都倾注着一个团队的智慧。传统质朴的土布技艺,遇见潮流、时尚的舞台艺术,竟能演绎如此别样精彩。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土布技艺唯美演绎 2014-08-18 3588452 2 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