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景象

建筑垃圾 变废为宝

  本报记者 储永志

  通讯员 谭孝军 秦艳华 摄影报道

  8月6日,永康市建筑垃圾处理场机器轰鸣,一块块巨大的垃圾,瞬间变成细小沙石,加工成制砖、砌筑、抹灰砂浆等新型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平均售价每立方米30多元,该市仅城区一个建筑垃圾处理场,年产值可达1200万元。过去人见人厌的建筑垃圾,如今成了“香饽饽”。

  永康市富越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的建筑垃圾处理场位于城郊结合部。公司负责人吕笑央告诉记者,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具有自动分解、过程封闭、移动方便、噪音小、产生粉尘少等特点,处理建筑垃圾有效利用率可达80%—100%,基本上不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该工地有11名员工。50岁的四川籍职工唐良清,开着大型铲车,把成堆建筑垃圾“喂”进机械“大嘴”里,再把分解出来的颗粒搬走。25岁的河南工人邱浩负责设备维修。他说,看到把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消灭”干净,我们觉得很有成就感,何况老板给的工资还相当可观。

  永康市大胆探索和创新,着力构建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城乡统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推动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业链形成,实现建筑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化利用,已形成日均1000多吨消纳处理能力,终于走出一条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新路子,值得各地借鉴。


浙江日报 景象 00008 建筑垃圾 变废为宝 2014-08-16 3581808 2 2014年08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