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自然的馈赠
走在玉山台地,满目都是葱茏的茭白水田。微风拂过,茭田扬起碧浪,摇曳生姿。
“什么来钱种什么”,这曾是大多数农民的认知与选择。分田到户以来,从种稻到种玉米、种茄子,直到如今种茭白,玉山台地的田野里不断变换着色彩。茭白能留到今天,既是市场的选择,更是玉山百姓的坚守。
对农民而言,丰产是件既喜悦又伤感的事情。无论种养什么,只要没有绝对的定价权,就很可能遭遇这种尴尬,“50支茭白抵不过一支棒冰”的消息,仿佛就在昨天。
可是,玉山的茭农却没有在大悲大喜中失去方向。走访茭农,无论是善于精细管理的韦文高,探索茭鳖共生的韦佩聪,还是坚持生态种养、试种双季茭的胡福南,他们都牢牢抓住磐安的生态优势,在茭白精耕细作的天地里找寻未来。
按照贩销大户韦品德的说法,“这是一群爱折腾的农民。”原来,“茭鳖共生”,并不是上溪滩村民的首场种植实验。前几年,他们还尝试在茭田里养泥鳅、养鲫鱼,可泥鳅直接打穿田埂溜走,而鲫鱼往往在一场暴雨后就不知所踪。这回,大家就在田埂边围上水泥护板,终于把甲鱼乖乖地圈在了茭田里。
爱折腾,却只在茭田里折腾。专心耕耘茭田,也坚信茭田会给予更多回馈,这是玉山农人的简单信仰。 (邓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