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政治纵深·法治

山寨文件
多无奈

  最近,一则奇闻广为流传:广州市民冯先生今年5月底被该市公证处多收了1450元费用,举报后终有结果。前几天,涉事公证处给冯先生寄去一份“红头文件”,要其亲自领取多收款项。冯先生一怒之下,也给公证处寄去一份自制“红头文件”,要求对方送款上门。

  多收费,原本已有过错,理应主动道歉并退回多收款项,但不愿低下“高贵头颅”的公证处,反而用发“红头文件”的方式通知当事人。如此做法,充分暴露其高高在上的官僚作风。

  公证处,是有政府部门背景的中介机构。当下,一些政府部门、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已经习惯用发文方式处理事情,明明自己有错在先,纠正过程中却还要端架子、撑面子,使老百姓无端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遗憾的是,这种缺乏服务意识的官僚主义作风,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市民冯先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明确表达自己的不满,响亮地打了这种行为一个耳光。自制“红头文件”发出后不久,涉事公证处就返还多收款项。本该严肃、权威、庄重、规范的“红头文件”成为“维权”的工具,这是一种无奈。虽说冯先生最后达到了目的,但这类特殊维权方式并不值得鼓励和效仿。

  在笔者看来,两份“红头文件”都不可取。事实上,这次广州公证处暴露出的作风问题,也给其他地方敲响警钟。一些政府部门、机关单位需好好反思,以此为鉴,不能每次等到百姓被迫做出过激举动,才意识到他们有所不满,才想起自身作风需要改进。相关部门应该牢牢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和权力观,真正把群众放心上,转变作风,改进服务。只有这样,类似自制“红头文件”的荒唐事才会不再上演。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法治 00019 山寨文件
多无奈
2014-08-14 3581907 2 2014年08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