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时评

餐具消毒本是为了保障卫生,却因黑心商家成了食品安全隐患,在这背后监管失效不能脱责。

“放心餐具”让人难放心

  徐金佳

  近日,媒体卧底温州一家餐具消毒中心,又一次揭开了餐具消毒行业黑幕:消毒池水多天不换,工人徒手包装餐具,消毒后仍有污迹用抹布擦等黑幕让人触目惊心。如此罔顾卫生安全的行业乱象背后,是暴利的诱惑、道德的沦陷、规范的缺失,更暴露出监管的乏力。

  餐具消毒本是为了保障卫生,却因黑心商家成了食品安全隐患。利益驱动是源头,餐具消毒行业门槛低、投资小,一些商家在卫生把关程序上偷工减料,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低价低质的竞争,将一些优质价高的企业挤出市场,劣币驱除良币,最终只会陷入恶性循环,坑害的是市场秩序与百姓健康。

  从杭州广琪、上海福喜事件,再到最近的沃尔玛熟食黑心油风波,道德的频频失守,让人倍感恐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更是道德经济,企业的良知是守住道德底线的内生原动力。

  消毒“洗具”变“杯具”已非一朝一夕之事,多家违法企业之所以能关门后又改头换面重新开业,正因监管的空子太好钻、处罚的力度太“小儿科”。进而再问:为何多次食品安全问题曝光都来自媒体暗访或员工举报?日常监管到底在做什么?

  餐具消毒如同二次污染,监管失效不能脱责。依据我省2011年颁布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规范》,目前具有餐具消毒“合法资格”的很多厂家实际上可能都不达标,那么又是谁在纵容它们的存在?

  目前,餐具消毒行业缺乏法规细则的规范,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与操作规范。此外,餐具消毒行业并没有纳入工商部门前置审批,准入门槛低,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卫生部门对于无执照营业的企业,更是束手无策。工商、卫生、食品监督多头监管,但也正因如此,盲区甚多,管理制度缺乏体系化,责任主体落实不明确,执法自然也就无力。

  监管要想真正给力,尽快建立相关行业管理标准及规范是其一,监督过程及结果公开化、透明化是关键,引入常态的第三方监督,让群众和媒体共同参与,逐步建立社会共治机制。此外,建立工商、卫生、食品监督三部门联动机制,紧密配合,责任落实到人,严厉禁止打招呼式检查。监管还应延伸至使用消毒餐具的各家餐馆,堵住违法企业的后路,对不良商家加大惩罚力度,让其不敢为、不愿为,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强力保障。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3 “放心餐具”让人难放心 2014-08-13 3582831 2 2014年08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