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联合杭州团市委组织公益夏令营走进桐庐
小禹治水,且行且思
记者 王庆丽
实习生 张刘芃 通讯员 胡斌
“水是奔腾的江水!”“水是清澈的溪流!”“水是云朵的眼泪!”“水是星星的装饰!”对于这群来自杭州的6岁至16岁少年儿童来说,他们对水的认识或来自于书本,或来自于旅行,还有的是天马行空的想像。
8月9日,在浙江日报“老家”新媒体工作室与杭州团市委、桐庐团县委联手打造的“小禹治水”公益夏令营里,孩子们把对水的认识,又延展至乡间的池塘与河流。农民的生活污水如何处理?农村的水环境如何维护?他们用眼睛与童心开始寻找答案。
发现一:生活污水也能喝
上午9时,伴着溪水淙淙,走过由百年香樟掩映的安澜桥,20名孩子来到桐庐环溪村2号污水处理池边。
刚停住脚步,一个装满青草、石块与微生物的透明长方体模块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由采荷一小新607班的程嘉豪、郭雨欣等4名同学组成的“欣荷之光”小队最先围上前去,伸出手来东摸摸西看看。
“这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模型。”导游申屠晨曦拿着大喇叭开始讲解,她介绍,环溪村共有9个污水处理池,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经收集和初次沉淀后,通过污水管网连接到池中,在这个装置中进行厌氧微生物处理,随后流入人工湿地再次过滤,最终变为富含氧氮的农田灌溉用水。
“最后滤出的水能喝吗?”12岁的程嘉豪问。
“高温煮沸以后可以饮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这位高个少年面露惊讶。
嘉豪的母亲程贤娟告诉记者,以“水”为主题的夏令营他们是头一回参加,为此,正在丽江旅游的母子俩专门改签了机票,赶在活动前一天抵达杭州。“名山大川固然美好,但乡间河流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也更值得孩子去关注。”
发现二:生活垃圾可施肥
“比赛开始咯!”环溪村银杏广场上,4只挂有垃圾分类标志的小型球门一字排开。孩子们摩拳擦掌,等待一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快乐足球赛。
“图书属于哪一类生活垃圾?”裁判开始提问。“图书是纸制品,属于可回收垃圾!”10岁的小姑娘柏杨从容作答,并准确地把球踢进了挂有蓝色标志的球门中。6岁的小男孩董易,也清楚知道焚烧物属于“有害垃圾”。
“这里为啥只有两种颜色的垃圾桶,而不像杭州是4种?”比赛间隙,当孩子们看见路边放置的一黄一绿两只垃圾桶时,提出疑问。
原来,环溪村的垃圾只有“可堆肥”与“不可堆肥”之分。村民把可堆肥的厨余垃圾集中起来,通过太阳能装置进行处理,半年后就可以直接变成有机肥重新使用,其他的垃圾则被送到县里统一处置。严格的分类杜绝了垃圾的随便堆放,也为村庄河流的治理工程提供了岸上的保障。
行走于村内,干净整洁的路面和清澈见底的溪流让人印象深刻,沿途还能看见蹲在溪边洗衣服的男女老少。“没想到农村的垃圾分类能做得这样好,真应该向人家好好学习!”6岁男孩胡运鹏的母亲不禁感慨道。
发现三:人水和谐有古方
“妈妈,井里有小鱼、小虾在游泳!”站在荻浦村的范家井边,9岁女孩陈佳瑶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记者循着她的声音低头定睛一看,果真有两只河虾挥着钳子在井边漫步,两尾金鱼则在水深处自由摆动。
在桐庐,荻浦以孝义闻名,村民多复姓申屠,而范家却是村内最早的姓氏。正因如此,村中祖先在构建水系时便以范家人留下的这口井为源头,构筑起一个由水塘、溪流、明渠、暗沟和坎儿井组成的立体交叉水系,暗含“饮水思源”之意。
时至今日,在荻浦村内仍可看见活水不断流动的明渠环绕于古老民居以外,而来自附近山上的涓涓泉水仍旧源源不绝在地下穿行,发出清脆悦耳的动人声响。历代村民对于水环境的珍惜与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不要让最后一滴水变成你的眼泪,不要让水白来一次。”正如小姑娘楼轩逸在后来的涂鸦活动中所描绘的那样,水作为自然界最宝贵的馈赠,需要每一个人用心去维护。“老家”和杭州团市委、桐庐团县委一起组织孩子下乡亲水的意义,也在孩子们略显稚气的图文中显得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