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读者参与本报寻访征集活动
老师,您还好吗
本报杭州8月10日讯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王曼霖
时间阻挡不了回忆,距离搁浅不了思念。本报与省教育厅联合发起“师生,世上最美的缘”寻访征集令以来(见6月20日本报13版),报名寻访者如云,一个多月来,有不少学子来电来函讲述自己与老师的故事,有不少学子不远千里赶回母校寻访恩师,并将寻访故事和图片投至我们的征稿邮箱,参与人群涵盖了全省,受众面也远超出高校学生,甚至吸引了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寻访自己的老师,年龄最大的报名寻访者是一位七旬老人。
浙江传媒学院的大一学生陈琳玲看到寻访征集令后,决定暑期寻访小学老师,“她叫李灵,在我当时就读的象山县第四小学当语文老师。”对而陈琳玲而言,李老师就像她的“第二个母亲”。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捧着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念给全班听,并一字一句分析的那段时光。她的温柔,她的专业,让一个曾经失意过的女孩找到了学习的另外定义,找回了信心和勇气。” 陈琳玲说得很动容。
和陈琳玲一样,一则寻访征集令勾起了很多人对恩师的思念。浙江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肖丹想回母校看看高中的地理老师沈宇清,“我们都称呼沈老师为‘清哥’,在课堂上,他经常把他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与教学结合,很有趣,也让我们明白‘地理教学应该走向田野’。是他让我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标。”肖丹希望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能像“清哥”一样,站在讲台上,成为一个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不仅是在浙高校的学子,还有不少省外高校的学子也积极响应。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的孙拓一直记挂着余姚中学的王爱娣老师。高二时,孙拓的成绩遇到了瓶颈,有些自暴自弃,浮躁不安,“王老师是唯一一个观察出我不对劲的老师。”孙拓说,“那一天,她说了很多让我难以忘记的话,直到那一天我才明白大器晚成的含义——如果一个强者,有更高的山峰等他去攀爬时,就无需在意脚下的泥沼。强者要超越的不是看起来强大的对手,而是事实上更强大的自己。”
“带着月考倒数第一的班级反超,听闻老师获奖主动写‘情书’”——这是杭州高级中学的费红亮老师留给学生的最深刻的印象,在华东政法大学读书的凌怡然坦言“就像爱自己的父亲一样,爱着小费老师”,她一直想回母校看恩师,诉说感恩,“我一直认为,‘小费’于我们的意义绝非仅仅是教学,他不仅在教我们如何学习,也在教我们长大后,要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工作,要以怎样的热情面对生活。”
看到了师生寻访征集令后,嘉兴67岁的退休老师杨志冠决定来杭州寻访他年少时期的体育指导老师李粹英,师生寻访征集令也触发了杭州77岁老人崔盐生对恩师的回忆。“读了16年的书,教过我的老师少说也有近百位了,过了这么久,当年的记忆也模糊了,但有一位老师是无论如何都忘不了的。”崔盐生始终记得高中的历史老师陈世安,“他教的历史课令人难忘,更加坚定了我读文科的信心。”陈世安老人现在已经88岁了,但身体挺硬朗,崔盐生每次组织高中同学会都会邀请陈老师参加,“师生情是世间难得的一份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浓烈。”
本报的微信公众平台也成了读者们倾诉师生情的新渠道,“郭辉老师是我最难忘的老师,他是我高中的班主任,教地理。”浙江工商大学的黄逸橙在本报微信平台上讲述了高三期间与郭老师共处的难忘时光, “我们老是打趣他额前的那一小撮头发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郭老师在黑板上画的像橄榄一样的地球,我们总会在下面大吵大闹,他每次都无奈地冲我们大喊:好啦!”而现在想起那段岁月,黄逸橙的眼睛就会发酸。
温州职业中专的蒋念文也通过新媒体渠道讲述了小学老师蒋克信的故事。每年新学期开始,蒋老师就会带领学生利用课余去捡桕子、油茶籽,然后挑到供销社里卖了,把这些钱给贫困孩子交学费。“我们还喜欢缠着蒋老师讲故事。每次下课了都舍不得,总是央求老师再讲一个。”在他的记忆中,蒋老师擅长讲故事,有抓特务的,有狐狸与狼的,还在黑板上画地图,绘声绘色地把《林海雪原》中的杨志荣说得活起来。
年少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模糊,但刻骨铭心的成长痕迹,永远不会被时间的流水冲淡。记忆深处的那个老师,是生命中永远抹不去的痕迹。这个暑假,本报将记录下这些师生寻访故事,并在来稿中择优刊用,以飨读者。让我们一起再忆师生情,在寻找中感恩,在怀念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