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五论善始善终抓好教育实践活动
本报评论员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解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活动能不能取得成效,群众对活动满意不满意,关键是看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看党员干部的作风有没有转变。
敢不敢于、善不善于解决问题,是对党性和能力的考验。如果“会上热烘烘,会后就放松,再过几天无影无踪”,转变作风就会虎头蛇尾、功亏一篑,就会失信于民。因此,只要问题聚焦了,认识到位了,决心下定了,我们就要见行动、促转变,用真改、实改的成效取信于民。
解决问题,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作风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聚焦“四风”贯穿始终,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一“风”一“风”地查,一项一项地改,防止整改承诺成为“空头支票”;另一方面,要坚持与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拿出真招、硬招,一抓到底、真改实改、不留死角,让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成果上。
“四风”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具体到每个地方、每个单位、每个党员干部,其表现各不相同。教育实践活动中,既要注重解决共性问题,也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和党员干部个人的突出问题,查自己要有刮骨疗伤、削肉见骨的勇气与魄力,查别人要敢于拉下脸面、丢开情面,把问题找准找实,让作风之弊纤毫毕现。事实证明,敢于露丑,才不会丢丑;不“爱惜羽毛”,才是真正爱惜自己的脸面。
解决问题,还必须注意统筹兼顾。既要立足当前,把眼前的突出问题解决好,让群众看到变化、增强信心,又要着眼长远,健全改进作风的常态化、长效化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既要分清问题成因,该上级主动的就上级主动,该下级主动的就下级主动,又要上下联动、协同用力,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
勇于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只要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即查即认、即认即改,不赖账、不上交、不拖延,就一定能有效整治“四风”,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新变化、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