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 感受浙商回归的脚步
——写在杭州浙商回归资金超千亿之后
文 / 仇欢 何志三 彭敏芳
在杭州 感受浙商回归的脚步
——写在杭州浙商回归资金超千亿之后
2012年,杭州引进浙商回归项目649个,到位资金418.86亿元。
2013年,杭州引进浙商回归项目501个,到位资金480.19亿元。
2014年上半年,杭州引进浙商回归项目307个,到位资金260.3亿元。
1457个项目,1159.35亿元回归资金,是真金白银的堆积,是心血汗水的汇聚,是浙商勤劳智慧的结晶和度量。来之何其难,投之何其重。但是,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们选择了杭州,倾其所有,义无反顾,这是叶对根的情义,也是浙商们一个新的追梦的开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正如杭州市经合办负责人所言:回归,是浙商们的一种精神承继和守望。回归热潮涌动的背后,是故土热切的呼唤和游子们对家浓得化不开的眷恋,更是天下浙商在故乡再创佳绩的衷心期盼。浙商回归,凝聚着的是一种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精神,凝聚着的是一种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创业力量。眼下,正是浙商们回归的最佳时机。
文 / 仇欢 何志三 彭敏芳
亮丽数据显现的是投资环境优化
关键词:杭州上半年引进总部经济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科技人才项目等优质项目176个,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毋庸置疑,杭州作为浙江最具竞争力的投资城市,亦是浙商回归的高地。
来自杭州市经合办的数据显示,1~6月,全市引进浙商回归项目307个,到位资金260.3亿元,完成全市年度目标任务的54.23%,比去年同期增长10.43%。其中引进新项目240个,到位资金191.53亿元,占项目总到位资金的73.58%,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个百分点。两年半的时间,杭州市浙商回归引进到位资金超过1000亿元,总量始终稳居全省第一,保持全省领先。
从引进项目的产业结构来看,二产项目56个,涉及到位资金57.79亿元;三产项目250个,涉及到位资金202.43亿元。
从引进项目的规模来看:1~6月,全市浙商回归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1个。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8个,到位资金192.18亿元。
总部经济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科技人才项目,成为杭州市浙商回归工程中的首选目标。上半年,全市浙商回归引进此类优质项目176个,到位资金173.38亿元。
正如回应浙江喊出的这句情意拳拳的“你快回来”,目前全国有影响力的浙商在杭州市都有投资,如上海复星集团的郭广昌、美斯特邦威的周成建、富春控股的张国标、北京银泰集团的沈国军、山东现代集团的章鹏飞、甘肃国芳集团的张国芳、湖南标志集团的徐文忠等。
坚持高起点、高品质、高端化回归,打造浙商回归的“高地”,正成为杭州市招商引资的一个亮点。
杭州市积极打造“政策洼地”。2012年出台的“1+13”政策及科技创新30条,在财政税收、金融扶持、土地保障、人才引进、科技创新、资源保障、工商服务以及环境优化等多方面制定了配套政策,支持浙商创业创新。
以深化审改、提升服务为重点,首创“三办合力”的并联服务工作机制,为浙商来杭投资提供全过程服务、全方位服务和高效率服务,走出了一条服务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的新途径。
打造浙商创业创新的乐土,有政策、有服务还不够,要提升浙商回归的成果,必须大力推进大项目带动战略,而要引进大好高新项目,就要有大项目落地的载体和平台。杭州市以2651产业承接平台(2大产业集聚区、6大国家级开发区、5大省级开发区、1大批特色产业园区)为支撑,主推平台招商,以大平台引导浙商回归集聚发展。
当一个个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为浙商回家打开一扇门,便是打开了一个个产业的新空间,和成功转型升级的新未来。总部回归、资本回归、重大科技人才回归项目纷至沓来,有的已成为杭州市产业转型的引领项目,成为杭州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的生力军。
屡屡出手难舍的是故土情怀
关键词:精神的守望,战略的布局,产业的落地,都是化不开的浓浓乡情。
故乡,故人,乡情,乡愁。
曾经,一批批浙江人背井离乡闯四方。
如今,在“回归工程”的牵引下他们回到故土,丹心一片报桑梓。
沈国军,银泰商业文化的缔造者;郭广昌,巴菲特式的投资人……还有许许多多的浙商,他们带着一种精神出走,在外茁壮成长;又心怀一种情怀回家,回到家乡投资。项目、资金、技术还有人才,他们带着有形的资产回乡,投身于浙江新一波转型升级大潮。
近年来,杭州市构建完善的招商活动平台、搭建优质的项目落地平台、打造良好的浙商服务平台,提升投资承载力,力筑浙商回归“暖巢”。
百鸟朝凤,各类型项目密集开工。2014年上半年,杭州市多批次浙商回归项目相继落户、密集开工,项目涉及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信息产业、休闲旅游等。至此,浙商回归,再奏强音。
不久前,浙商复星集团与富春控股集团联袂打造的首个浙商回归投资城市综合体项目——富阳复城国际“东方茂购物中心”盛大开业。另外,上海市浙江商会牵头富春控股集团、复星集团等联袂发起成立浙商建业有限公司,着力加大在杭投资力度。新天地·东方茂综合体即是“浙商建业”参与的众多“浙商回归”项目之一,总投资约40亿元,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地下工程。
“如果我真的能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心、出一点力的话,我相信精神层面的收获肯定是不一样的,这种愉悦感是在其他地方创业成功所不能比拟的。”回乡创业对于富春控股集团掌门人张国标来说是一份信念。
“回到家乡浙江,内心总是无比的温暖。”银泰投资董事长沈国军,在反哺家乡的过程中,环境和平台给予了他信心。
截至2014年6月,银泰集团在杭州已开设门店8家,其中百货7家,购物中心1家,分别为银泰百货杭州武林总店、银泰百货杭州西湖店、银泰百货杭州庆春店、银泰百货杭州临平店、银泰百货杭州富阳店、银泰百货杭州文化广场店、银泰百货杭州城西店、杭州银泰城。
除此之外,银泰集团还将投资上百亿在杭州城北、城西、下沙以及临平地区打造4个商业综合体。
去年的世界浙商大会上,沈国军表示今后3年内,银泰和菜鸟网络还会在浙江投资20多家企业,投资360亿到500亿。
“我们要有勇气和责任去变革和创新。当商业巨变来临时,我们如果选择等待,最终等于等死。”作为菜鸟网络CEO,沈国军表示,拥抱变革并采取行动才是最好的选择,由阿里牵头、银泰集团和复星集团等企业参与组建的菜鸟网络,是一个物流平台,迎合了电商时代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浙商把目光重新聚焦在杭州,在这里寻找发展机会,升级空间。
创新发展助推的是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浙商是经济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是转型升级最为活跃的弄潮尖兵。
扫描回杭创业的浙商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特质,以世界的思维寻求谋变,以战略的眼光实现布局,以创新的理念转型升级。
“无论对浙江还是对浙商,浙商回归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转型升级的机会,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持。”第一届科技新浙商、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姚纳新表示,浙商回归不应是简单的“折返跑”,而要做“乘法”,提升回归的层次和水平。
回归有利于自主创新,有利于转型升级。回归投资,是创新转型的极佳契机,杭州的创新环境为回归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回归也为杭州引入了新鲜血液,为转型提速。
海归博士丁列明不仅自己回来创办了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还动员海外技术专家一起到浙江创业。贝达药业与全球知名的美国安进公司(AMGEN)成立合资公司,将安进在中国的研发、销售和管理中心落户在余杭未来科技城,加快了本土创新药物研发的速度。
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园区内,拥有国际一流数控加工中心的西子航空飞机零部件制造项目已于今年3月正式投产。从传统锅炉、电梯制造起步,再到地下盾构机、大飞机零部件的制造,“上天入地”的产业构架在西子联合控股集团日渐清晰。
回归后产业转型升级,未来哪些行业值得投资?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也有自己的见解,大物流、大健康、大金融、大文化是未来投资的四大方向,这也是复星集团目前投资的重点。
郭广昌介绍,在大物流方面,复星已经参加了马云的菜鸟计划,重点从国药和钢联两方面入手,把商贸、物流这一块打开来做。
随着经济发展,健康需求会逐渐增加。大健康需要企业做什么?医院投资建设、养老产业、围绕医疗的其他投资蕴藏着较大机会,郭广昌建议企业投资团队密切关注大健康产业。在互联网时代,体验经济上升,人们对休闲生活需求大,把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大文化领域空间也很大。
郭广昌说,复星旗下也已经拥有财险、寿险、再保险等保险公司、证券和基金公司,去年又投资银行,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大金融是未来投资重点,复星集团正在朝这个方向回归。他希望以上四个方面产业能打通,把产品链接起来,比如保险和房地产开发找到合适的点链接,满足生活的需求,也是城市升级的需求。
目前,由复星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的杭州钱江复星“城市蜂巢”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未来将建设成为集金融、健康、文化、旅游、物贸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区域中心,涵盖滨水商业、高端住宅、公共配套设施等主题。
回归项目的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等资源,有力推动了杭州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引领经济转型发展。
当大举前行的激情渐渐转为行动力,沉淀下来的是有厚度、有未来的回归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