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推进生态养殖促治水
县委报道组 薛运近 李静静
本报讯 生猪养殖和排泄物污染一直是老百姓的“头痛事”,如何完善养殖污水治理模式?如何强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今年,苍南提出立体生态养殖方案,全面推进农业治水,深化“五水共治”。
苍南县生猪养殖历史悠久,现有生猪存栏10.83万头。前几年猪粪随意排入溪流,死猪随意丢弃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该县马站镇就有多家生猪养殖场,养殖污水治理一直是大众的关注重点。
成立于2009年的庭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该镇崇安村较大规模的生猪养殖场,拥有存栏生猪3000只。两年前,由于条件限制,对生猪的排泄物处理并不十分规范,虽建有沼气池,但未对污水进行处理利用,而是任由其流走。 “去年,我们采用了农牧结合的方式,让污水和猪粪流到沼气池内发酵,沼气可用于家庭燃料使用,沼液通过高压水泵抽到山顶,用于500多亩的甜橘柚灌溉。这样不仅能够综合利用提高效益,而且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合作社负责人王舜超说。据介绍,今年,像这样的“沼气地——沼液池——管道——施肥”的排泄物循环利用系统,将在该县继续推进。
除了该系统推行之外,该县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使农业治水深入进行。“我们要求猪出栏1000头以上的34家生猪规模养殖场,今年要按照‘一场一策’的要求,确保污水合理利用,达标排放。”该县畜牧局畜牧科科长林时作表示,各乡镇的生猪养殖场排泄物必须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猪场需采用“干清粪”工艺或栏舍全面采用漏粪设施,以减少猪场日常冲水量,污水需集污纳管后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
据介绍,今年该县将完成150个存栏生猪50~100头小规模场污染治理,以及159个年出栏生猪100~500头规模场设施修复改造。按农牧结合配套落实6.7万亩消纳地,真正建立起无污染且高效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苍南县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即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一律关停;达不到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的畜禽养殖场(户),一律限期整治,限期整治不到位的一律关停;不能做到病死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户)一律关停。
而对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养殖户们只需按照每头生猪20多元的价格投保,一旦生猪发生死亡,平均可获赔近500元。此外,对生猪死亡后统一提供每头200元的补助。计划建成1个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减轻和避免病死动物的不规范处理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