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大学生“猪倌”张利华屡败屡战——

用实干点亮梦想

  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许佩秦 王寅锋

  走进兰溪市女埠街道下童村村民章彩洪的家,老远就能闻到四季豆炒肉的香味。提起距家三四百米远的养猪场,老章边炒菜边乐呵呵地说:“对我们生活没什么影响,我家用的沼气还是他们免费提供的呢。”

  在下童村,已有150户村民像章彩洪一样用上了免费沼气。与现在村民赞不绝口的情形截然不同的是,开设养猪场的大学生村官张利华曾因村民的不理解,一再遭遇创业挫折。

  6年前,大学毕业后已在外闯荡了3年的张利华,得知家乡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消息,毅然归乡报考。“我在农村长大,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成为大学生村官后,张利华的低调能干很快就受到村干部、村民的肯定,但他的创业之路却一直不如意。

  2009年,张利华在自家养殖场的基础上,联合数家养殖场,成立了兰溪市牧野生猪合作社。为避免粗放式生猪养殖易污染、品质不佳、产值低的缺陷,张利华将目标锁定为无污染的生态养殖。但他先后两次向村民租用土地都未能成功,创业计划被迫中止。

  “经过这两次失败,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自己没有真正赢得村民的信任。”张利华决心,要用行动证明自己值得信赖。他通过当地组织部门的协调,联合大学生村官徐晓明、应婧及其他13家特色农产品合作社负责人,成立了由大学生村官主导的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识字农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提供蜂产品、杨梅烧、小萝卜等数十种兰溪名特优新农副产品。

  合作社与农产品经纪人组成联盟,有效整合、改变原先品种杂、价格乱、规模散、销售渠道单一的局面。经过近3年的规范化运作,合作社已建立杨梅、枇杷、甘蔗、柑橘种植基地100多亩,带动农户种植1300多亩,农产品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

  看到张利华的确在踏实干事,原本冷脸相拒的村民,主动向张利华表达了出租土地的意愿。2012年4月,张利华在成功流转的小盘山20亩土地上,成立兰溪市兰鑫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为达到绿色零污染的目标,他筹资美化周边环境,增设先进设备,尽力减少养猪场的环境污染。同时,他建起沼气池,利用猪粪等排放物发酵,发酵后的残余物还可作为种植肥料二次利用。

  看到张利华干得有模有样,村民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去年,又流转100多亩土地供他开发利用。村干部童小洪说,对这样一个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人,村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

  “有了这100多亩土地,我就有可能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建一个集畜禽生态养殖和粮、蔬、果种植,及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农业庄园。”尽管这两年资金紧张,但31岁的张利华始终不忘回报村民,将沼气免费送到村民家中,“我希望尽快建成绿色生态农业庄园,让更多的村民就近受惠。”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用实干点亮梦想 2014-08-01 3512716 2 2014年08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