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体坛风云

温州龙舟从传统划向现代俱乐部联赛升降级全新亮相

  记者 李春

  划龙舟,在我们的记忆中一年一次,也仅限于端午节。而如今,一周之中出现两三场大型龙舟赛事也是常事。就在刚刚过去的七月,龙舟赛事更是盛况空前——中国(惠水)民族民间龙舟大赛、中国知名高校龙舟赛、甘肃中华龙舟大赛、中国龙舟公开赛太原站、武汉东湖国际名校赛艇龙舟挑战赛等等,令人目不暇接。龙舟比赛正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欢迎,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我省温州,龙舟体育文化更是迎来新发展——为期三个月、8站赛事、27支本土参赛队、700多名运动员、升降级赛制、电视台直播……从赛制和规模的角度,7月20日新鲜出炉的首届龙舟俱乐部联赛已经有了真正意义上“联赛”的味道。“趁着6月温州中华龙舟大赛取得的良好社会效应,在此基础上推波助澜,顺势推出首届龙舟联赛,是为了把龙舟打造成温州的品牌项目。”温州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夏新天介绍说。

  据悉,2014温州市龙舟俱乐部联赛采取22人龙舟500米直道比赛。联赛将持续到10月份,每月举行两站比赛,共设7站分站赛和一站总决赛,第一、三、五、七站为甲级联赛(保级赛),第二、四、六站为乙级联赛(晋级赛)。联赛分站赛均采取小组循环的方法进行比赛。总决赛根据各队伍参加各站联赛的得分相加,获得总积分前18名的队伍将进入年度总决赛。在刚过去的7月份,联赛已进行了2站。

  谈到推出龙舟俱乐部联赛的起因,夏新天在接受采访时称:赛龙舟是中华文化的产物,历史悠久,寓意深刻。在温州当地,这是一项深入人心的体育运动。温州当地的龙舟文化浓郁到什么程度呢?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龙舟队,村与村之间还会经常组织区域间的对抗。温州人热爱龙舟文化,温州的龙舟活动,也成为了温州人的一种情结。他们积极参与龙舟运动的动力皆源于对团结拼搏、奋勇争先赛龙舟精神的崇尚。每年端午参与划龙舟的群众达到几万人,龙舟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两千多。群众对参赛有强烈的需求。而全国性的赛事,限于资金和精力,不能满足常态需求。为了使龙舟赛事常态化,从今年起温州市推出了龙舟俱乐部联赛,用联赛的形式满足大家对龙舟比赛的需求。

  温州龙舟的历史源远流长。明万历《温州府志》中就有明确的记载:“竞渡起自越王勾践,永嘉水乡用以祈赛。”温州竞渡在宋时已很流行,主要是用于祈求平安和丰收,直到明清以后,才演变为专门纪念屈原的活动。温州各地的龙舟竞渡,俗称“划龙船”或“划斗龙”。划龙船本是民间一种娱乐活动,过去由于旧社会恶习相沿,常常发生一些械斗,导致历代官方都不提倡龙舟赛,屡颁禁划令。温州市曾于2000年禁止民间赛龙舟,后随着百姓素质的提高以及龙舟民间影响力的持续增强,2004年市政府对民间划龙舟活动实行有条件的开禁。

  近年来,温州举行了世界顶级龙舟赛数十场,大大小小的民间龙舟赛则达数百场,可见温州人的龙舟竞渡的热情之高,备受世界各国瞩目。

  温州市从2011年举行首届龙舟赛开始,就有在龙舟体育文化上谱写新篇章的筹划。那次比赛无论是场地还是规则都是按照国际化比赛标准设定的,由国际级裁判领衔的裁判队伍,终点处采用红外线计时和录像回放技术,能精确分辨龙舟到达的先后顺序。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充分展现队员的积极性与良好的素质。同年,温州市政府决定每年举办龙舟大赛,并计划到2015年创建成为“中国龙舟名城”。2012年温州龙舟拉力赛,140只龙舟塘河竞逐,5500多名运动员参加,创造温州竞技体育参赛人数新高。其中100只传统展示龙舟,更是创意与传承相融合。同年,温州获封“中国龙舟名城”的称号,由国家体育总局授牌,龙舟成了本就出名的温州人的又一张名片。


浙江日报 人文·体坛风云 00016 温州龙舟从传统划向现代俱乐部联赛升降级全新亮相 2014-08-01 3567264 2 2014年08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