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杭州曲苑社区志愿理发师陈永亮——

我很潮,也很善良

  记者 何苏鸣

  通讯员 丁晶晶 俞倩玉

  “小陈,今天没穿花裤子啊!”上午10时,家住杭州北山街道曙光三弄11幢的90岁老人邵彩云,看着进门的陈永亮忍不住打趣。

  陈永亮的花裤子,给社区20多位老人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一年前,这个来自江苏扬州的小伙子盘下了白沙泉附近的一家发廊,和曲苑社区约定每个月都抽出一天时间,为社区的老人免费理发。第一次登门,顶着一头打满发胶的竖发,挂着一根重金属项链的他,就是穿着那条9分紧身花裤子出现老人们面前的。

  “当时,有好几位老人偷偷问社区助老员,这个穿得像个姑娘的小伙子,也是来为大家义务理发的?”说起这段有些尴尬的往事,26岁的陈永亮丝毫不以为然,“叫我逆天的洗剪吹志愿者也好,杀马特志愿者也没关系,只要是做好事,外表名称都不要紧。”

  成为社区的一名志愿理发师,对陈永亮来说有些偶然,“盘下这家店面的时候,听说前面两位店主都为社区独居、孤寡、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免费剪头发,就想着自己要是能把这个传统坚持下去,挺有意思的。”

  于是,这件“有意思”的事,一做就是一年。白沙泉附近住着很多夜归族,陈永亮的发廊往往要营业到凌晨三四时。有时候下班回家睡了两三个小时,就到了和老人们约好的时间,“说好的事,不能迟到。”他告诉记者,实在太困,就用冷水拍拍脸,然后就拎着工具包出发了。

  18岁出门打工,23岁就成为连锁发型店的店长,陈永亮的技术显然不是吹的。可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第一次上门,竟把一位老人弄哭了。

  “那位老先生瘫痪在床,不能说话,旁边看护的人对我说剪短点、剪短点,我就尽量剪短了。”陈永亮没想到,事后社区助老员向他反映,因为老人从来没有剪过这么短的头发,剪完头发第二天照镜子,看到自己的短发,一下子哭得稀里哗啦。“虽然他们家人不怪我,我却是第一次意识到,老人虽已卧床不起,但还是爱美的。”

  从此,陈永亮给老人剪头发,都会先和老人努力沟通,或者问清助老员,老人最喜欢的头发长度和类型是什么样的。

  “其实,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心里蛮脆弱。”陈永亮时髦的外表下,有颗善良的心,“有一次我问助老员,很多老人的头发其实长得挺慢的,为什么每个月都要剪?”当时助老员说,有的老人这个月剪了头发,不知道下个月还在不在了。当了一年志愿者之后,陈永亮对此也有了切身体会,所以他每次给老人剪头发,都特仔细。

  白沙泉支一路和支二路的交叉口,就是陈永亮的小发廊,店里有6个伙计,可每月一次的志愿服务,“陈老板”却一直亲力亲为。“这个活不太好上手,多的时候一个上午要跑20多个老人家,最少也要跑十几家,刚来的年轻人做不了,手上动作不够快。”陈永亮说,不乏有些“特殊案例”,不是说上手就能上手的,“有位老人是做过开颅手术的,一部分头骨没有了,我第一次去剪头发,连梳子都不敢动。”

  和老人的每月一约,让陈永亮对孝顺有了更深的体会,他说:“我一定要想尽办法对老人好一点,多一点爱心。只要我还在这里开发廊,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我很潮,也很善良 2014-07-28 3547980 2 2014年07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