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工业强省

文章导航

在做大中不断做强

2013年度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要求,为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工业强省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监测、评价工业强县(市、区)建设的进程和效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经信委省统计局关于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157号),省经信委、省统计局联合组织了2013年度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工作。现将评价结果分析如下。

  一、工业强省建设的进展情况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战线紧紧围绕建设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重点,着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工业强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13年,全省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实现工业增加值1636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8.7%;人均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2.8万元提高到3.0万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2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由2012年的10.5%提高到11.5%。同期,质量效益各项指标明显趋好。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由2012年的18.3%提高到19.3%,提高1.0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由2012年的5.4%提高到5.8%,提高0.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2年的15.1万元/人提高到16.9万元/人,扣除价格因素后提高9.9%。

  (二)创新能力稳步提高。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68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1%,比2012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每百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数20.9个,比2012年增加0.3个;每万人拥有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4.1件,比2012年增加0.4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5854亿元,新产品产值率25.2%,比2012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三)结构优化稳步推进。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12年的23.9%和24.9%提高到24.6%和34.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34.8%,与2012年基本持平。其中,反映工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大幅提高,由2012年的46.3%提高到53.6%。

  (四)单位资源占用产出有所增加。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用地增加值85.8万元/亩,扣除价格因素同比提高12.6%;规模以上工业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1.2万元/吨标准煤,同比提高9.9%;单位水耗工业增加值278.6元/立方米,同比提高12.3%。

  二、工业强县(市、区)建设的进展情况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经信委省统计局关于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157号),对90个工业强县(市、区)进行了综合评价。

  (一)各县(市、区)工业创强的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根据评价结果,2013年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结果较2012年总体上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且各县(市、区)评价总得分区间分布情况得到明显改善。2013年,90个县(市、区)简单平均的综合评价得分为44.4分,比2012年提高3.5分。90个县(市、区)中,81个县(市、区)综合评价得分比2012年有不同程度提高,占比达90%。其中,提高5分以上、3~5分的县(市、区)分别达22个、27个。90个县(市、区)中综合评价得分超过60分的县(市、区)达8个,除滨江区、鄞州区、萧山区和慈溪市外,新增诸暨市、乐清市、上虞区和余姚市;综合评价得分在50~60分的县(市、区)有14个,比2012年增加4个;综合评价得分在40~50分的县(市、区)有36个,比2012年增加10个;综合评价得分在30~40分的县(市、区)有24个,比2012年减少14个;综合评价得分在30分以下的县(市、区)8个,比2012年减少4个。

  (二)工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2013年,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涉及的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结构调整、“两化”融合和绿色发展等5个一级指标得分呈同步提升态势,平均得分分别为45.7、39.1、52.0、50.8和37.1分,比2012年分别提高3.0、2.4、4.7、5.1和3.4分,说明各县(市、区)工业发展加快由注重总量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和信息化向更高层次深度融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工业在做大中不断做强的趋势进一步显现。从总量规模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县(市、区)有17个,新增长兴县;超500亿元的县(市、区)有39个,新增新昌县。

  从单项指标得分看,除企业“两化”融合应用指数新纳入无法进行比较外,其余18个二级指标中有15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均值比2012年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提高最快的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规模以上制造业主导产品采标率、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三)工业强县(市、区)试点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第Ⅰ档(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县(市、区)综合评价平均得分60.6分,比2012年提高6.0分;第Ⅱ档(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500~1000亿元)县(市、区)综合评价平均得分为49.3分,比2012年提高4.0分;第Ⅲ档(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下)县(市、区)综合评价平均得分为39.0分,比2012年提高2.8分。其中,20个工业强县(市、区)试点综合评价平均得分和5个一级指标平均得分都明显高于其他70个非试点县(市、区),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13年,20个省级工业强县(市、区)试点平均得分56.6分,较2012年高5.0分,提高幅度比70个非试点县(市、区)高出2.5分。

  工业是浙江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是“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关键和支撑。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四换三名”决策部署,坚定工业创强和发展现代工业的信心和决心,继续深化工业强县(市、区)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工业强省建设,全面提升浙江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浙江日报 工业强省 00008 在做大中不断做强 2014-07-28 3562354 2 2014年07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