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杭州高新区(滨江)——

着力打造全省信息经济核心区

  文/余小平 宋桔丽 戴睿云

  之江畔,正掀起一场信息经济大发展的热潮。

  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发展蓝图里,信息经济已成为支撑浙江未来发展、转型升级的大产业,成为杭州推进“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必然路径。作为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区,杭州高新区(滨江)无疑是信息经济大发展中的弄潮儿。

  今年上半年,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总体放缓的背景下,1~6月,该区规上工业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446亿元,增幅达38.5%;占到全区规上工业的94.77%。这其中,信息产业的拉动作用功不可没: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安防、节能环保、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经济总量增幅均维持在20%以上。

  近年来,该区始终聚焦以网络信息技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省工业强县(区)考核中名列第一,科技综合水平多年来稳居全省第一,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提升至第6位,初步跻身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在该区15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中,信息经济比重已达七成。

  这里,正从天堂硅谷向智慧e谷跨越发展,全力打造杭州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和示范区,引领我省信息经济发展,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聚焦信息产业 深拓经济蓝海

  当人类所有的实体经济和实际活动,都会在虚拟的形态上产生相应的信息,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地应用这些信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努力,就会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信息经济,给人类带来的蓝海比太平洋还辽阔,对当今世界打开的财富空间比苍穹还广阔。

  如今,高新区(滨江)已在智慧安防、智慧商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境、智慧制造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打造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信息经济产业链,部分领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培育了一批在信息经济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主体,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创造了一批国内领先、具有国际水平的知识产权;还引进培育了一大批信息经济领域内的顶级人才,为信息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当前,最大的机遇是信息化与城市化,最重要的抓手是大力发展信息经济。该区将进一步坚持“产业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紧扣重点领域,制定智慧产业发展路线图,主攻网络基础产业和物联网、互联网三大领域,重点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大型软件系统研发、高端计算机研制、高端网络设备制造、大数据、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传媒等12个细分产业行业。在具体工作上,做到狠抓招商引资,狠抓有效投资,狠抓政策配套,狠抓孵化器建设,力争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5%以上,自营外贸出口增长25%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继续稳定在14%。

  这里,不仅将成为信息产业的集聚区,还将成为杭州信息经济应用的先行区。该区将突破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的束缚,加快本地产品首台套应用;大力支持企业实行产业链上下游联手,形成产业链不同环节的骨干企业牵头的整体解决方案;大力支持企业联合抱团,加快不同领域智慧应用的标准研制和推广,如智慧安防、无线城市等;加强顶层整体设计,突破技术壁垒和行政壁垒,努力消除智慧应用的“孤岛”现象,努力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整合和共享。今年,在政府项目示范应用上,该区将重点推进智慧安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节能以及无线滨江等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坚持产城融合 深拓发展空间

  总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的高新区(滨江),如何为信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是一大挑战。

  该区将坚持“产城融合”战略不动摇,坚守现有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模式,更加注重平台建设,更加注重产业布局,坚持“螺蛳壳里也要做道场”,努力打造四级平台,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把高新区(滨江)作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平台和大孵化器来谋划来建设,努力为大杭州以及全省的信息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江北创新园和江南科技城两大平台互动互补互惠发展,充分发挥好高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更为有效的“孵化-对接-转移-成长-壮大”的路线图。

  ——加快智慧新天地、物联网产业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互联网经济示范区建设,并以此为主战场着力引进好企业大项目,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专业园区。

  ——加强科技孵化器平台建设,推动楼宇经济(“园中园”)加快成长,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模式多样化。

  此外,高新区(滨江)还要向征迁拆违要空间,要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为契机,全力以赴推进整村拆迁、成片拆迁,实现项目有效拆迁,今年重点将推进物联网园区、北塘河畔核心区的整村成片拆迁,以及智慧新天地的基础设施项目有效征迁。

  向空中地下要空间。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始终坚持集约利用土地;积极推进存量土地的再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地下空间开发。

  向产出效益要空间。单位产出高,实质上就是空间拓展。该区将亩均投资额600万元、亩均产出1000万元、亩均税收100万元和能耗不高于本区平均值作为产业项目供地的前提条件。

  向功能管理要空间。坚持建设用地的功能管理,支持更多产业用地的供应,适当控制住宅房地产出让,坚持工业用地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依法从严控制工业用地临时改变功能用途,以功能管理强化产业用地的更加规范使用和更佳效益产出。

  空间之外,一流的政务环境,也在助推信息产业发展。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研究确定了贯彻“杭改十条”的11个具体实施项目,其中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已经形成可复制的模板,1+X的政策体系已经全面出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意见已经出台。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着力打造全省信息经济核心区 2014-07-24 浙江日报2014-07-2400014;浙江日报2014-07-2400015;浙江日报2014-07-2400016 2 2014年07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