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招募基层名嘴 传递善美声音

金华乡音宣讲员开课

  本报金华7月23日电

  记者 徐贤飞 通讯员 张立新

  农村作为政策传递的“神经末梢”,往往存在“最后一公里”的梗阻。针对这一问题,由金华市宣传部招募的千余乡音宣讲员,在农村文化礼堂里开课,把国计民生、政策精神、文化金融等内容,用百姓爱听的话,一一讲给他们听。

  天气炎热,中午不出工。磐安县仁川镇柳坡村的文化礼堂日前又开课了,礼堂内,座无虚席。“老师”杨良福弹起道情,“唧唧嘭”“唧唧嘭”中,一个绘声绘色的劝导不乱倒垃圾的故事,惹得老少爷们哈哈大笑。“老杨的课,我们爱听。既弹道情,讲得有趣,道理也说得很清楚,乱倒垃圾对谁都没好处。”柳坡村村民杨定升说。

  据了解,金华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32座,功能齐全,各具特色。“要吸引农民来,就要讲得好听;要让农民坐得住,就要讲得有用、有理。”金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国良说,需要一支既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通百姓话语的宣讲员队伍。按照这样的要求,从今年3月起,金华市陆续在各县(市、区)层层组建乡音宣讲团,招募了一批有特长、有能力的“基层名嘴”,由他们作为主角,在农村传递善美声音。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乡音宣讲员1000多名。

  磐安县是最早组建乡音宣传团的县市,已有宣讲员200多名,分设形势政策、法律法规、文化活动、金融服务、健康教育、科普宣传、道德传播等7个组,并把所有课程公布,由群众自主“点菜”,群众既可挑老师、挑课时,还可挑宣讲时间、宣讲方式等。不能照本宣科,极大考验着宣讲员们。“要自己先吃透政策,才能化整为零地用多种形式表达。”乡音宣讲员羊新华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金华乡音宣讲员开课 2014-07-24 3552324 2 2014年07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