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候鸟”变“留鸟”
王庆丽
暑假一到,关于“小候鸟”的消息就多了起来。这些孩子的生活习性与随季节不断迁徙的鸟类极为相似,“小候鸟”的称呼可算恰如其分。再一想,他们的“别名”还有不少:在农村,他们是“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的“特殊”身份,又可称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只不过,真正的候鸟迁徙是一种顺应环境的自然选择,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小候鸟”来说,恐怕是由于种种客观条件束缚而作出的无奈之举——城镇化的发展、大都市的相对较高收入,令其父母选择外出打工,而严格的户籍制度、短缺的教育资源以及无人照料的实际状况,又令他们只能把孩子“寄存”在老家,长时间与父母分隔两地。
假期的短暂相聚固然可以弥补部分的亲情缺失,媒体的持续关注也多少反映出社会对于这一群体的重视,然而,从根源上解决他们与父母分离的障碍,也许才是最为实在的关爱。一份统计数据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7.14%,具体表现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等。
也有令人欣喜的消息。就在不久前一则新闻里,一位河北籍家长高兴地说,由于山东省今年对于异地高考的开放政策,她的孩子得以在济南参加考试,并被山东某高校顺利录取。教育部也传来消息,今年全国会有30个省(区、市)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问题。
据说,与“候鸟”相反的是,有些鸟类一年四季都在同一个地方栖居,学名叫做“留鸟”。能否让我们一起期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健全,未来能有更多的“小候鸟”变成“留鸟”,孩子与父母的相聚,也不再是一年两次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