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变身金融资产
浙江首单林地信托花落龙泉
记者 杨军雄 见习记者 金春华
本报龙泉7月22日电
记者 杨军雄 见习记者 金春华
今天上午,龙泉市住龙镇人民政府代表所辖水塔村与万向信托签下公益林收益权信计划合同——“万向信托-绿色摇篮1号”。这标志着全国首单以林地为标的的信托项目正式运营。“引入林地信托项目,将改变空守着绿色青山宝贵生态资源,没资金发展生产的尴尬局面。”龙泉市林业局局长徐怀坤表示。
素有“浙南林海”之称的龙泉,为我省最大林区县(市),森林蓄积量达1745万立方米,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62万亩。由于限制开发经营,生态公益林林农每年只能获取21元的生态补偿金。“这次信托就是专门为公益林收益权量身定制。”万向信托执行总经理何忠明介绍说,通过归集林地的未来现金流,为林农提供融资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收益多样化。
“全村115户村民,有112户,共3.8万亩生态公益林参与了这次信托项目。”水塔村村长张定胜说,最大的好处是以前每年领一次的公益林补偿金变成了收益权证,合作社做担保,凭证可以作为抵押物,死钱变活钱了。以前农民贷款很难,一户贷款要找两三家去担保,很麻烦。现在有了凭证,而且利息也降低了,只要三厘多。
村民因为信托获得的收益远不止这些。参与信托产品设计的丽水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炳东补充道,这次与万向信托的合作,农民没有增加一分钱的投入,实现沉睡资产的激活。信托收益权凭证有三个价值,一是领取政府公益林补偿金,二是用于抵押贷款,三是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根据各方测算,农民凭借凭证每年每亩直接增加收益2元,如果计算上激活林地资产后的其他金融价值,信托期内每五年平均每户可新增2.96万元的信托凭证资产。农户可以以其获得的信托凭证对应的信托财产价值按照一定折扣率进行抵押。若按80%的抵押率,则信托期内每五年平均每户可获得2.37万元的贷款。
本次信托也是万向信托全新的探索。何忠明说,具体运作将以最大限度的惠民为目标,万向信托向村民发放信托收益权凭证,排他性地收取损失性补偿基金的支付收入。在财政向信托计划支付损失性补偿基金后,万向信托将扣除1‰管理费后的损失性补偿基金作为信托收益在5个工作日内分配给水塔村村民。
龙泉市林业局局长徐怀坤说,除了生态公益林损失性补偿基金信托模式,还有一种是森林经营收益权信托模式,后者能更大限度地通过将林地收益权和承包经营权的金融凭证化,让农户切实享有标准化凭证化的“林地资产”,释放林地流转和经营带来的财富红利。“这将是下一步龙泉林权信托探索的又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