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地方新闻中心、“老家”新媒体工作室、浙江新闻APP联合征集
一起来,定格老家面孔
记者 包璇漪 陈敢
报道组 徐平 丁珊
通讯员 俞晓迪
连日来,1000多张照片,留在大学生们的镜头里。它们对准的,是浙江空心村的留守老人。他们是乡土中国的现实图景,更是在城市里打拼儿女的无限乡愁。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这一段特殊的旅行。重审老家的价值,更是青年一代对于乡村的责任。
这一次,以青春之名,让我们定格老家面孔。
特殊的暑期实践
7月上旬,扛着铺盖卷,浙江传媒学院的37名师生来到了天台县泳溪乡。这是一次特殊的暑期实践,师生们要为这里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拍摄证件照和生活照。
寂寞许久的山乡沸腾了。如同迎接人生中一个隆重的仪式,老人们携手而来,穿着最体面的衣服,戴上最珍贵的首饰。泳溪乡远在天台东北部,青壮年告别大山外出谋生,这个拥有1.62万户籍人口的山乡,只剩下了4000人留守,老人和孩子散居在22个行政村里。
活动的缘起有些伤感。泳溪乡乡长周连钢上任山乡后,在一次次进村入户的走访中发现,不少山乡老人故去后,连一张像样的遗像都没有。镜框里放上身份证放大照,面目模糊。浙江传媒学院是泳溪乡的扶贫结对单位,乡里决定向传媒学院求助,请设计学院摄影专业的同学们来,好好为老人们拍一张照片。
大学生们如约而来,在泳溪乡待了6天,分成5个小组走进84个自然村,为老人拍了1000多张珍贵的证件照和生活照。
不约而同。7月中旬,另一群来自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大学生,他们奔波在湖州的长兴、吴兴、南浔等地,为当地的金婚老人拍摄婚纱照。为没有拍过婚纱照的老人们偿一个夙愿,为他们定格一张张幸福的脸。
打动人心的面孔
因为走近,因为倾听,“老家面孔”一点点清晰。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广告学专业的张吴江同学,为长兴县画溪街道大 村的吴雪珠老人拍摄了一张特殊的“合影”。68岁的吴雪珠听说大学生要来给她和老伴拍摄金婚照,但老伴在杭州务工,怎么办?老人抱着一个相框就来了。原来,她老伴曾上过报纸,她把剪报镶进了相框。
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摄影专业的陈琪同学,为天台县泳溪乡家湖村的胡东妹老人留下了一幅名为《母亲》的作品。她说,69岁的胡东妹安静又怅然地看着同学们,仿若是在注视自己远在异乡打拼的儿女。老人一辈子把汗水挥洒在了山地上,向着山外的世界送走了儿女,留下的只有枯燥孤独的晚年。“她的动作、眼神还有当时的光线,使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著名摄影师多萝西娅·兰格的经典作品《流浪母子》。心有触动,我迅速按下了快门。”
同为摄影专业的孙海玮,在泳溪乡干坑村拍下了裘小仙奶奶快乐的一瞬。她喜笑颜开地望着从村头走来的姐妹们,这笑容感染了周围每个人。虽然是夏天,裘奶奶她却认真地换上了厚厚的外套。“我想,这大概是她认为最好看、最隆重的一件衣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