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金华大学生便利店今犹在——

朱掌柜守店

  本报金华7月21日电

  记者 徐贤飞 通讯员 郎立荣

  朱亮胖了,也白了。日营业额2500元,月工资6000元,他超市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中午,我们到金东区东方兰庭小区的“东方兰庭闪超便民店”时,掌柜朱亮正在盘货,明天需要哪些新鲜蔬菜,中午就要下单。

  朱亮气定神闲地报着数字:“豇豆3公斤,西葫芦5公斤,丝瓜3公斤……”母亲站在一旁当“秘书”,用本子记着。20多个品种的蔬菜水果要采购多少,朱亮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这是基本功。每天需要哪些蔬菜,哪些菜好销,该订多少,销多少,心里没数怎么成?”朱亮说。

  朱亮今年26岁,2012年从宁波大学毕业。如今,他的生活都被“定”在120平方米的便民店中,早上7时开门,晚上9时30分闭门,全年无休。

  “他已经三四个星期没有出去了。守着店不出门,胖了,也白了,我都怕他找不到老婆了。”母亲的语气是欣喜的。儿子一心一意做事业,不贪玩,不躁动,当妈的哪个不开心。

  朱亮说,他静得下心,是因为珍惜这个机会。他是金东区东孝街道叶明村人。大学毕业后,父母都是农民,给不了他太多的支撑。他曾在宁波、义乌的外贸公司当采购员,可3000元的月薪,是“月月光”。

  “我想做一份自己的事业。可是,一无资金,二无经验,三无保障。”朱亮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父亲有一回看报,得知金华供销社下属的供销农超连锁有限公司正在招募社长掌柜,他们想把机会给“有文化、无经验、无资金”的大学生;由他们统一培训、统一配货、统一品牌,并承诺头3年年收入达到10万元。

  “从笔试到面试,最后能从300多号人当中赢得这个机会,我是幸运的。”朱亮说,去年10月底,农超首批开出仅20家便民店,他也进入这个“创业孵化器”中。第一周,农超的辅导员手把手地教他估货、进货,以及摆货等。到今年,他已经懂得自己开发商机,在超市门口摆了两辆摇摇车招揽客户,或者帮助女顾客送米上门等。一来二往,朱亮与东方兰庭500多户住户渐渐熟络,他们也愿意在超市购物。今年,农超又推出水电燃煤费代缴、话费充值、选号入网、包裹代收等增值服务项目。朱亮与居民的关系更密切了。

  8个多月来,朱亮没有伙伴,少有约会,就把自己“绑”在掌柜岗位上。朱亮说,供销农超让我们无忧创业,如果我们赢收不好,农超是要贴钱的。我们不能对不起农超,所以必须做得更好,争取自己能赚到10万元。

  中午没客人时,朱亮就看着天发呆。但一天天的,朱亮还是“定”住了。他说,这是为了他的未来在守望。

  据了解,闪超便利店是去年以来金华市着力开展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已帮助26名大学生开出了26家便民店。今年,将陆续招募大学生掌柜,预计到年底,这个数字可达到100个。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朱掌柜守店 2014-07-22 浙江日报2014-07-2200015 2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