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一群“垦荒牛”把荒地变良田
“烂糊田”里立标杆
本报松阳7月20日电
见习记者 滕昶 金春华
县委报道组 孙志华 孙丽雅
清晨7时30分,72岁的叶成志早早赶到了松阳县赤寿乡章家村,这里有他辛苦耕耘的300多亩水稻。
看着稻田里金黄饱满的谷粒,叶成志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大手一挥,在他身边的帮工立马开动收割机,开始作业。在等待收割的早稻边上,是绿油油的单季稻,远远看去,犹如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毯。
一个上午,收割机出了几次小故障,叶成志皱了皱眉,有点着急。叶成志有百余亩早稻,这些早稻是以订单的形式卖给国家作为储备粮的。
“你别看现在这儿那么热闹,在三年前,这里只是一块荒废的烂糊田!”叶成志指着面前生机盎然的场景说。去年,叶成志口中的这块“烂糊田”,因为产量稳定,并且实现了全机械化作业,被县里挂上了粮食生产示范区的牌子。
一块荒芜的田地,究竟是怎么变成示范区的?完成这一神奇蜕变的,是松阳县的一群老人。
第一个注意到这块地的,是现年72岁的黄显达。2010年,到赤寿乡走亲戚的黄显达路过乡政府时,发现政府大楼的背后有几百亩地杂草丛生,处于半抛荒状态。作为和农业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干部,黄显达感到很心疼,立即联系了自己的同龄好友吴振辉、黄显齐,他们也都是长期从事农业工作的农业专家。
“冬天飞机场,春天太平洋。”说起第一次见到“烂糊田”时的情景,吴振辉用的比喻更为形象。附近村民告诉他们,由于这里地势低洼,容易被水淹,而且排水困难,因此,大家都不愿在这里种地。
“这样的地,如果是单家独户耕作,成本肯定会高,最后不但赚不到钱,还要亏本。”吴振辉对黄显达说。但是让这块地就这么空着,他们实在是于心不忍,“再这样下去,这块田就只能变成泥塘了。”
“找一个愿意把这块地全部承包下来的人,统一运作吧。”大家商量出了一个相对可行的方案。
很快,老黄、老吴带着叶成志来到这块荒芜的土地。叶成志不仅是个水稻专业种植户,他的儿子叶旭生更是经营着一家米业公司,叶成志一直在为儿子寻找大米供应基地。2011年,叶成志连片承包了100多亩“荒地”。
一台播种机、两台拖拉机、两台收割机、两台插秧机……叶成志花了数十万元购置了全套机械化设备。此后,从开沟通渠、选种、采购种子,到育秧、植保,到最后的机器收割、烘干,黄显达与吴振辉等老人全程参与,竭尽心智帮助叶成志。老人们还为叶成志从农业局土肥站争取了一部分有机肥用来提升地力。
当年,这块被当地村民嫌弃的土地,就实现了亩产1000余斤的佳绩。
老人们没有就此停步。他们像“拓荒牛”一样,不断寻找附近荒芜的土地,叶成志每年都会多承包一些附近的“荒地”,而吴振辉和黄显达等几位老人只要有空,就爱到田里走走,看看老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病虫害高发期,他们还会提前告知老叶,要注意防虫害。
规模化管理、机械化操作,为老叶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成本。原本被认为会让农户“亏本”的土地,竟然还让老叶获得了薄利。现在,叶成志已经把周边的330多亩“荒地”变成了良田。
眼看着五年的承包期就快到了,老叶倒并不担心农民会把这些地收回去,“我在其他村又承包了50亩地,准备用同样的方式,把这些‘荒地’变成良田!”
与此同时,老黄、老吴等老人,也依然坚持穿梭于田间地头,给农民出主意、供技术,继续着把“荒地”变良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