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景象

难忘的滩坑移民工作

  叶再仁

  2004年4月,我作为滩坑库区笫二批移民工作组成员,来到景宁县渤海镇从事移民工作,一干就是7年。

  2005年,景宁县有10000名移民动迁任务,其中渤海镇所属9个村要动迁3000多人,且安置地遍布宁波、绍兴、金华和丽水35个街道(乡镇)的100多个村。同时,2004年全镇已动迁的1000名移民也要启动建房工作,工作量和难度可想而知。

  工作难点中,以与县外安置地对接落实安置点、分配移民指标为最。当时,松阳安置地共安排50多个安置点,每个点安排十几个人。但有的安置点不通公路,近一半安置点不理想,移民有意见。为此,我们与松阳、鄞州等地移民办协商,最终将不太理想的安置点调整到相对较好的地方。分配移民指标,是一项绞尽脑汁的工作。我们先在同一个安置点的移民范围内协商确定,确实难以协商的,采用既古老又显公平的抓阄办法。落实条件较差的安置点,是移民工作的最难点,移民干部几次甚至几十次上门,直到移民感动、答应为止。当年10月,渤海镇90多个安置点3000名移民通过了移民对接复核,11月份完成宅基地分配,按时启动了建房计划。

  2007年,省政府提出“滩坑水电站于2008年1月完成清库验收,4月蓄水,7月发电”的工作目标。面对繁重的清库工作,我们采取镇政府和单位集体住房带头先拆、鼓励机关党员干部主动拆和主攻渤海村带动其他村的方法,实行工作组区域包干包片、责任到人的联动方式,集中时间人力攻破难关。没有办公场所,渤海村的大樟树是我们的办公点,食堂里没有桌凳,到了吃饭时间,大家就站着、蹲着吃。经过100多天的日夜奋战,2008年1月,基本实现清库验收的目标要求。

  2008年4月,大坝下闸后,前几天每天水位上升速度是5米、4米,后来是2米、1米……6月下旬,洪水暴发,渤海村有两幢房子还没拆。听到库水涨到渤海村时,两幢房子的主人老张和老陈,还从正在建房的安置地偷偷跑回老家。我就与他们边吃边聊,慢慢讲通了道理,他们最终同意房子让我们处理。就这样,渤海镇“不留一幢房子、不留下一个移民、不留一棵树、不留一穴坟”的任务终于圆满实现。

  (作者简介:叶再仁,景宁政协科教文卫体和文史委主任)


浙江日报 景象 00008 难忘的滩坑移民工作 2014-07-19 浙江日报2014-07-1900027 2 2014年07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