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大学梦,那么近那么远

——天台寒门学子小文一家的烦恼

  记者 张丽 通讯员 徐平 林华强

  正午时分,天台县赤城街道坝头村,太阳直直地照进一间平房内,梅雨时节积攒的潮气蒸腾而起,热气逼人。屋内,泥砖砌成的灶台前,小文(化名)正在做饭,额头上渗出密密的汗珠。

  小文终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今年的高考中,获得了664分的好成绩,超过理科重点线67分。但是喜悦几乎只是一刹那,她不得不开始担忧,每年不低的学费和生活费该如何解决。

  和村里不少同龄人一样,1996年出生的小文自小父母就在外打工,小小年纪便开始学着如何照顾自己。命运似乎是有意考验着这个年轻的女孩——小文上小学时,母亲不知何故,突然得了精神分裂症,只能回家静养休息;中学时,哥哥在河里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因无法忍受丧子之痛,父亲在儿子去世两天后突然无法站立,被确诊为严重腰椎盘突出,无法从事体力活。

  小文的家,墙壁未经粉刷,纵横交错的裂缝直白地显示着破败;屋内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最值钱的家电是母亲当时作为嫁妆的老式电视机。如今,一家三口依靠每月400多元的低保补助和一些亲戚的接济,日子过得特别清苦。

  小文的爸爸在一旁似乎有些尴尬,不停搓着手说:“她妈妈现在的病情比较稳定,可以帮忙洗衣、做饭。”生活的重担将眼前这个男人的眉头紧紧锁在了一起,“但是每月的低保只够她吃药,一停下,病情就会发作。”尽管药费支出可以通过农医保报销60%,但光是这笔支出,对这个家庭来说已是不堪重负。

  “家里已经这么糟糕了,我一定要努力!”这是小文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课堂上,她是听得最认真的一个人,生怕稍一走神,错过了老师的讲解;课堂后,她总是认真地将做错的题一道道抄到本子上,一遍遍反复研究,确保以后再也不犯类似的错误。

  她有时也会感叹命运的不公:为什么别的同学有钱请家教,他们的课外书比自己多多了,同学的父母还会帮助他们答疑解惑,而她却只能靠自己。

  小文明白,虽然家里不能为她提供较好的物质生活,但是父母对她的爱一点都不少。每次回家,父亲总会端上她最爱吃的土豆炖排骨,而父母自己平时总是吃些剩菜剩饭,这是他们所能表达的最大的爱。

  小文确实是父母艰难生活中的一丝曙光。“囡从小很懂事,读书也用功,从不要我操心。每次给她生活费,她会留一半到下个月。”爸爸指着那面贴满了奖状的灰墙自豪地说,“囡每年每学期都会被选为班干部,几乎年年都是三好学生,都会带奖状回来,替我们争了气。”

  其实,小文心里一直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学心理学,希望能治好妈妈的病。但因为被告知,学习心理学,将来工作不太好找,她听从建议,选择了经济类专业,“我会在学校将心理学作为自己的辅修”,生活中太多的不如意,让她学会了如何与现实妥协。

  磨难是最好的老师。“家里拿不出钱供自己上大学,但是我会努力勤工俭学,不会被命运打败。”小文秀气的脸庞写满倔强。

  “可是现在学费都没有着落,该怎么办呢?”看着女儿,小文的父亲黯然低头,长长地叹息。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大学梦,那么近那么远 2014-07-16 3541419 2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