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庆祝中巴建交40周年

浙江交响 倾情巴西

  本报巴西福塔莱萨7月14日电

  记者 刘慧

  唢呐、笛子、锣鼓……一段段悠扬的旋律在中西方音乐中交融;圆号、贝司、长笛……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中西方名曲中碰撞。今年,是中国巴西建交40周年。今天,浙江交响乐团在巴西福塔莱萨城市公园,为2万余名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交响音乐会。夜幕下,大海怀抱的露天舞台上,中国文化部、中国驻巴西大使馆主办的“华艺新颜诗画江南”精彩片段,吸引了众多巴西观众。而西洋乐混搭民族乐器,桑巴舞曲混搭交响乐,更让火辣的桑巴之国观众大开眼界。

  早在200多年前,中国与巴西就开始了交往,建在里约热内卢蒂茹卡国家公园的中国亭,是对1812年来此传艺的中国茶农永久性的纪念;1974年8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巴西联邦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而福塔莱萨则是巴西东北部重要海港。今晚,当海风吹拂海岸,浙江的人文美景,便嵌入了这座古老的城堡。

  你听,著名小提琴家、乐团首席卢闻强对20世纪杰出奥地利作曲家克莱斯勒创作的《中国花鼓》的完美演绎,掀起今晚音乐会的第一轮高潮——一位并不十分了解中国的西方音乐家,怀着纯粹的艺术激情,写出一首充满东方风情的小提琴曲,而一位中国小提琴手又凭着对这首堪称世界高难度急速、华丽、细腻旋律的炫技演奏,描绘出中国民俗中迎神大会上热闹喧嚣的欢乐气氛。难怪现场有学者称赞,“《中国花鼓》的风格甘美丰润,富于变化,沁人心脾。卢闻强对这种兼有人情味和贵族风度的演奏,在世界乐坛上也是个奇迹。”

  当著名笛子演奏家蒋国基用世上最短最小的口笛吹起《云雀》时,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只见他捏着只有小指般大小的笛子吹出极妙的音符,那一连串清脆的笛音,如同一群倾巢而出的云雀渐行渐远……不料,这只难舍的“云雀”却又忽然飞进观众群中,大草坛上如潮的掌声即刻淹没了蒋国基口中那如画眉般的美妙之声。

  在异国他乡,浙江交响乐团不仅精准地演奏世界交响乐经典作品,更欲达到音乐对人心灵的升华。这不,刚刚送走细腻婉约、江南韵味十足的《水乡船歌》,却又迎来了昆曲《牡丹亭游园》素材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春闺梦》——著名小号演奏家刘琛吹奏的《大俄罗斯幻想曲》那一连串高音,仿佛一轮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映出了新大陆的辽阔无比。

  就在此时此刻,巴西人民所听到的《茉莉花》,是德国作曲家专为浙江交响乐团创作的爵士交响乐,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

  在遥远的巴西,竟有人“认识”在世界享有盛誉的著名指挥家于海。“我听过他在天安门指挥的中国国歌。”下午,在塞阿腊州立大学中心礼堂排练时,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音乐总监,就成为该校艺术系师生的崇拜偶像:他的指挥艺术,朴实大方、刚柔并济、热情洋溢,指挥棒上下运行的点和线之间,闪烁着生命的活力。

  这生命的活力,也正是巴西人所追寻的创造力——令人难忘的是:当乐队跳出巴西名曲《伦巴达》的第一个音符,即刻点烧巴西人民的热情,偌大的天然剧场里,掌声叫好声欢呼声四起,全体观众起立合着热情的桑巴舞曲跳着唱着叫喊着,台下台下个个神采飞扬,欢乐互动的热闹场面,让人们沉浸在无比兴奋之中。用指挥于海的话解释:回归传统,突破形式,超越情感,也许是对优秀的中国交响乐作品最好的诠释。

  这种混搭,对浙江交响乐团演奏员来说并不陌生。团长陈西泠说,乐团从建团开始就一直坚持“中西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对贝多芬、莫扎特等人的乐曲驾轻就熟,另一方面每年也会创排许多中国风的作品,展现浙江的文化地域特征。

  虽然音乐会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现场意犹未尽的观众就好像进行了一次音乐世界的漫游,他们用永不褪去的桑巴热情,令今夜的音乐会久久不能平静。观众们还未回过神来,指挥于海又让乐手一一起立。舞台上,小提琴手王杨与打击乐手李晨啸领引着台下2万多名桑巴高手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华艺新颜,拉美绽放。中国驻巴西使馆文化参赞郑柯军说,从2001年开始,中国文化部推出的“华艺新颜”大型系列文化展示活动,就是面向美洲国家全新打造的文化交流品牌。同时作为“华艺新颜”系列之一,浙江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出,是将中国优秀艺术推向了更高更广的国际舞台。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浙江交响 倾情巴西 2014-07-16 3547194 2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