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今日温州

首个垃圾分类处理的“中国景观村落”

永嘉岩龙村掀“垃圾革命”

  见习记者 郭兴华

  县委报道组 叶圣义

  本报讯 温州永嘉县岩龙村村民季秀送的“农家乐”小院里,雪菜摊晒了小半个院子。院门口,3个垃圾桶一字排开,季秀送熟练地将择掉的雪菜根叶倒进了其中专门收纳餐厨垃圾的桶。

  近日,岩龙村这座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试点垃圾分类,并建立餐厨垃圾生态填埋池,实现餐厨垃圾村内消纳。据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温州研究所数据,这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的“中国景观村落”。

  “两个箩筐一个坑,屋前屋后打扫光,每天收集妥处理,携手打造好村庄。”这是如今岩龙村里流传的垃圾分类“顺口溜”。“两个箩筐”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一个坑”指自家屋后挖出的生态填埋池,专门处理生活污水和粪便。

  “其实村民本就有垃圾分类的意识。”温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村民会将易拉罐、塑料瓶等收集起来卖废品,这就是最简单的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在这里推行并不难,关键是通过系统性、针对性的宣传和引导,形成一个理念。”

  记者注意到,实行垃圾分类后,岩龙村各类垃圾都有了明确的“去处”,特别是电池等有害垃圾,村民会悉心装入塑料袋集中。每天,都有专门的保洁员对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包括电池在内的垃圾会运交镇里统一处理。

  在各类垃圾中,餐厨垃圾成为处理的关键。岩龙村全村常住人口只有100多人,主要收入来自“农家乐”的旅游业。村委会主任季德寿告诉记者,村里的垃圾量日均约100公斤,其中一半是餐厨垃圾。端午到国庆节的旅游旺季,“农家乐”的餐厨垃圾相应增多,垃圾日均量超过200公斤,其中六成为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处理好了,就把垃圾问题解决了一大半。”

  处理餐厨垃圾,岩龙村靠的是生态填埋池的“法宝”。季德寿说,其实这也是延续先人们的实践,以前人们在屋后挖一个坑,将剩饭剩菜以及生活垃圾往坑里扔,经过发酵,这些垃圾就变身为优质的肥料。现在村子里的生态填埋池也是这样的原理。

  在季德寿的带领下,记者在一处山坳看到了这个生态填埋池,它长2米,宽1.5米,深约1.2米。村民家中的餐厨垃圾由环卫员上门收集后,投入这个池子进行发酵。未来,岩龙村还将建成更多的生态填埋池,成为该村正在规划的有机农业的重要一环。

  废品回收变卖,餐厨垃圾就地处理,烂砖、烂瓦等建筑垃圾回填地基……如今,岩龙村70%的垃圾村内“消化”,只有30%外运。未来,这里的垃圾分类机制进一步成熟后,可实现超过80%的垃圾“自产自消”。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垃圾分类的长效推进,岩龙村还将建立奖罚机制,对村里垃圾分类处理得好的家庭给予相应的奖励,处理不好的则在院子里挂红牌警告。“我们这里的村民都很看重村规民约,也很怕丢面子。”季德寿对奖罚机制的作用很有信心。

  对于外来的游客,村委会将设立专门的环保标识,同时印制专门的环保手册,督促游客进行垃圾分类。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 00017 永嘉岩龙村掀“垃圾革命” 2014-07-16 浙江日报2014-07-1600013 2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