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河道保洁绑定生态养鱼
鱼水和谐,村庄大变样
本报讯 (记者 李茸 区委报道组 吴怡之 沈鑫) 走进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天福村,会发现有条断头浜薛家浜格外干净,碧波荡漾。让人意外的是,村里的保洁员并没来打扫过。原来,经过和村里商量,住在薛家浜两侧的72家农户集资在水里养起了鱼,同时负责这条河道的保洁。
村民辅潮荣是7组组长。这几年,陆续历经村庄整治、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薛家浜里的猪粪、垃圾、沉船与淤泥消失了,恢复了十几年前的清澈面貌。今年年初,几位村民找到他,提出在河里养鱼。
74岁的辅松云在河边生活了一辈子,在他的印象中,小时候家门口水干净,鱼也多,后来水脏了鱼也没有了,现在水又干净了,应该养鱼。“鱼能让水更干净”,村里,像辅松云这样的老人对于养鱼说不出大道理,却有着朴素的生态观念。
其实水域中的天然浮游生物是鲢鱼的极好饵料,而草鱼则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苦草、轮叶黑藻、浮萍等常见水生植物则是草鱼的“美食”。水生动物的放养将对净化水体发挥作用。
几经合计,村里与72家沿河农户达成协议。村民们每户出资200元,共凑了1万多元,买了一些鲤鱼、鲢鱼、青鱼、鳊鱼、草鱼等幼苗投放在水里。沿袭以前的老办法,不投饵料,就让鱼儿在水里自然成长,防止对河道二次污染,同时让鱼水和谐共处。
“鱼是大家的,现在每天都要仔细看一下河里有没有垃圾,有的话立即捞上来”,辅松云说。以前,他也和其他人一样,生活垃圾随手扔河里。现在,水和鱼感觉都是自己的,特别注意卫生。“还等着年底分鱼呢,这可是纯野生的鱼,现在不多的”,想到收获,辅松云满脸的喜悦。
“村民在河里养鱼,主人翁意识更强,会更加自觉维护河道清洁,有利于长效保洁。而薛家浜1公里多点,水域面积大概15亩,村里一年也能省下5000元保洁费,一举两得。”村党总支书记吕中祥解释。
无独有偶,在秀洲区新城街道九里村也有类似的做法。目前,该村正在进行拆迁后的土地复耕,常住村民仅剩百人。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村里河道水质逐渐好转,但如何保证水质不走“回头路”?村里和村民签订了合同,要求村民在河里进行生态养殖的同时负责河道保洁。
该村村民姚培明在村里6公里的河道上,投了两万块钱的鱼苗,并自己花钱请了3个人进行保洁。“村里对河道保洁要求很高的,经常会有人来突击检查,水质好了对我的鱼有好处,我不敢马虎。”姚培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