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医二院专家基因研究发现
治疗乳腺癌可对症下药
本报杭州7月14日讯
记者 童桦
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发病率50年来一直位居全球女性肿瘤的首位,全球相关专家都在进行各类研究,希望能根除患者痛苦或防患于未然。“我们的最新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紫檀芪可以通过人体基因ER-α36,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浙江大学驻美国洛杉矶办事处负责人丁凌的《雌激素受体亚型-α36在紫檀芪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国际开放性期刊《PLoS ONE》录用,这是国内专家在全球针对紫檀芪通过雌激素受体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领域的首次成果。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但是,大约一半患者对抗雌激素类药物存在耐药性。丁凌认为,乳腺癌患者的ER-α36和ER-α66的比重,决定了内分泌治疗的成功与否,“如果乳腺癌患者检测结果显示为ER-α36偏高,她们服用抗雌激素药物很有可能是无效的,但如果转为紫檀芪这一植物雌激素,则有可能大大加速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时间。”
作为女性雌激素水平的双向调节器,植物雌激素是指某些能结合并激活哺乳类动物及人类的雌激素受体,从而具有雌激素样和或抗雌激素活性的植物活性成分,多来源于饮食中的天然植物成分。它对人体可起到补充雌激素的作用,而在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植物雌激素又会阻止雌激素过量作用于女性靶器官,从而使女性体内雌激素活性保持平衡。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专家在研究ER-α36这一项目,丁凌的团队是最超前的。”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主任王晓稼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很接近临床应用,“如果研究成功,将可以在临床上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基因筛查,对症用药。”这一发现,或将在未来给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
在美国的两年,为了科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完善自己的研究理论,丁凌把家搬到了实验室旁。“每天都在实验室呆到很晚,因为每一项实验不仅有严苛的时间规律,还要不断地在重复和失败中摸索通往成功的途径,所以实验室就像另一个无法离开的家。”丁凌笑称自己就像培养儿子一样仔细、耐心,并充满期望地对待这些成长中的细胞。而这份坚持,也让她成为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先者。
回国后的丁凌立刻投身于临床一线,她在治疗患者的同时仍不忘研究乳腺癌的治疗方法。继续将原来的科学研究深入,并由此得出一系列研究成果,也成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从2013年开始,她再次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交流。
“美国对乳腺癌预防性筛查开展较全面完善,以早期患者居多,经治疗后大多可以有健康的生活。而在中国,大部分女性对早期诊治乳腺癌缺乏足够认识。因为观念、经济等诸多因素,一经发现很多都已经是中晚期。”丁凌认为,国内女性理应对自己的身体投以更多的关心,“早查早治,乳腺癌可以变成慢性病。年轻女性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合理锻炼、每月自查、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