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古今合璧复活千年水渠—
竺家洪砩,古渠流新韵
本报记者 陈醉 县委报道组 陈云松 通讯员 胡玲玲
浙东沿海,台风季将至。人与水的话题,重归热点。
在宁海岔路镇前后娄村的一大片区域内,几百亩的水稻田心满意足地泡在足量的水分中,一旁的玉米地已经长出了大大小小的棒槌,农业的生机因水而勃发。这一片远离白溪,周边没有什么河道,至今,灌溉仍然依靠先民开凿的“竺家洪砩”。
千百年来,中国农耕大地上就这样建起过无数个风姿绰约的水利设施,只是沧海桑田,而今他们或都不再是当初的面貌,包括眼前的“竺家洪砩”。
“竺家洪砩”忍不住发问了:此身还有用吗?古人的智慧会“过期”吗?今年开始,一场“古为今用、古今合璧”的古渠修复实验,就在这一条最普通却又幸运地保存较完整的千年湖砩上展开了。
一条砩一方沃土
《宁海县志》里还没有开出岔路篇的时候,岔路平原只是白溪河套上的一个冲击扇,上面铺满了沙石,荒芜一片。漫长岁月的功用便是慢慢把人烟拉拢、聚合,这块土地上才开始有了饮水、耕作、兴建设施的环境要求。
“白溪之水‘盖冬则泻之使去,春夏则蓄之使来’。”这就是古代岔路先民兴修水利最朴素的科技理论。
在中国,传统科学与技术思想的背景是“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所以“食”又成为“本”中之“本”。如果我们仔细查考,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科技的内涵是以“农耕授时”为轴心,譬如水利。
明代,岔路平原已经生活着十几个村庄,开辟了上万亩良田。根据农耕时令的引水工程,便也经年累月地开始了:先民先在白溪河道上筑堰坝,又在岔路平原上开挖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引水渠,有的接通农田,有的引向村落,他们称这种人工开挖的水渠为“砩”。
翻阅词典,也未发现“砩”有与水有关的解释,看来,这“砩”也是这里的先民对他们的水利设施的一种独特的称谓。而“竺家洪砩”就是建于那个年代。
据现存于岔路镇花堂村的《花台门葛氏宗谱》载,明洪武七年,岔路先民葛和中奉旨修建“竺家洪砩”。
水利连着一方水土。葛和中少年时就胸怀大志,他“常环顾田里南阡西陌非不饶裕,苦无救旱之水,故岁时丰歉不等,于是遂有浚砩之志”。经过了无数次的踏勘之后,他发现上游竺、洪两姓居住之地乃是浚砩的必经之地,唯恐要受其阻挠,他踌躇于利害功过之间,对“竺家洪砩”的开凿作了详细周密的规划,并绘其图,以报朝廷批允而后举事。可见,那时的祖先已能熟练地把科学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上。
“竺家洪砩”砩口自今岔路镇前后娄村开始,分两支水路逶迤环绕于岔路平原上。当年的榜文描述:“签圳一十五里,造砩一百余丈,大沟七十二处,暗涵三十二处,灌田三万七千余亩。”建成后,专门有砩长进行管理,“每岁春,葛姓砩长督催各姓筑堰使障桐洲之水以归于一派,盖冬则泻之使去,春夏则蓄之使来。”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岔路先民就是这样在白溪岸边建起了防洪坝,在溪滩上夯土造田,开渠引溪水灌溉,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这一方养育人的沃土。
一条砩几度风雨
古渠今用,有人说是因为水利是与自然达成的最佳方程式,没有雷同,只有创造。就像都江堰的过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引水等巧用,解决了很多复杂的地形缺陷,眼前的“竺家洪砩”也藏着非此不可的智慧。
“竺家洪砩”可以分为两种部件:闸和渠。
在入口处,一个两米多宽的闸门牢牢镇守着,时刻等待着开闭的指令。在这片水乡平原,甚至整个宁波,这样的闸门并不少见,它起着拦洪、蓄水的关键作用。
懂行的水利专家会娓娓道来,宁波平原近海、连山,农耕时代,以水稻种植为主,但近海,地势低平,咸潮要顺着江河上溯,水稻不耐咸卤,天旱时咸水倒灌,农作绝收,所以必须将咸潮挡在用于灌溉的水网之外。而宁波又连山,平原三面是山,处于季风区,年降水量大,降水按季节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既要排得出水,以免内涝,又要蓄得住水,以利灌溉,同时还要达到阻咸蓄淡的目的,只有建造水闸。
闸和渠一守一引,构成了全长5.5千米的“竺家洪砩”,由前后娄村从白溪引水,流经花堂、隔潭、上畈等自然村落。千百年来,在水利科技的福泽下,岔路平原的百姓倚砩而生、倚砩而兴,绵延着后代和历史。
“5.5千米这个数字,只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竺家洪砩’,它的规模已比历史上小了很多。”湖砩沿线葛潭村的一位老村民尽数着历史:1984年,坝址上游300米处新建一条拦水坝,严重影响了水量。到了1998年前后,一条高速公路截断“竺家洪砩”,古砩进行了首次改线,后来,工业园区取代了部分地块,砩也多年失修,主干渠道淤积、渠道挡墙坍塌、渠道漏水严重,影响了灌排,到最后,洪砩灌溉面积也只剩一两千亩了。
可是,再小的农田也是离不开水的。流淌着农耕血液的民族有着对水利本能的维护。
“我家门前这段湖砩是我清理的。”白发苍苍的老农这样说道,原先这段湖砩因多年废弃,从三四米宽缩减为一两米宽,渠内也是杂草丛生,还有不少生活垃圾。他和村里乡亲一锹一锹挖出了如今的新湖砩,继续取水灌溉。他也坚信,简单的湖砩虽历经千年风雨,但在灌溉引水方面,依然有着卓越的功能。
一条砩命运扭转
朴素的袭用,牵引出更多大胆的设想。
今年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湖砩正式启动生态性修复工程。这次的目不是找回一条摆设的景观河,而是重新布局渠、沟,恢复“竺家洪砩”的水利系统。
有源才有水。“竺家洪砩”的第一工程便放在了源头。在起点白溪源头,堰坝足足加高了30厘米,足以容纳更多的山水,白溪流入洪砩的入口处,一个可以自由升降的水闸已经完工,实时监测着水位的“晴雨表”。即便今天的修复带着浓浓的历史印记,但新时代水利科技的植入,却是清晰可循的。
“别小看这个现代随处可见的活动水闸,这是古人所无法完成的工程。”一位水利专家告诉记者,古代留下来的水闸大多建在支河口上,因为大江河中建造水闸,按古代生产力的水平肯定无法实现。就算建在支河口,整扇的闸门,也是难以启闭的。如今,现代化装置却可以精确控制水渠的流量,就像“水龙头”原理,需要多少水,放多少水,一点也不浪费。
而今式建筑与设计,也开始在古老的渠道上寻找扎根点。
在“竺家洪砩”的河渠断面,仿松木桩加植物护坡的复式断面一一垒起,在高坦的湖砩部分,则采用干砌石矮挡墙加植物护坡的复式断面进行修复。这种现代公园的设计方法,用到水利设施上给水渠增加了无限美感。
难怪老乡们直叹:“江南水乡平原上村村绿水环绕,小桥流水的美景,多是水利设施不经意间留下的胎记,而今这些胎印更有时尚味道了。”
“竺家洪砩”的修修补补并不是重生的重点,沧海桑田,大砩有些路段已经与今天的城市格格不入了。尤其工业区一片,渠道已经不再,断了的渠又卡住了下游千余亩农田的水源。通过全局疏导规划,岔路镇决定开挖一条支流沟壑,打通断层,并在重要流段新建和维修防洪堤。
“这样整条水系疏通,可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使整个项目区的防洪体系形成为完整的闭合圈,农田基本得到保护。”镇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竺家洪砩”今世的改造还有更多期待。一项测算表明,通过实施岔路镇浙江湖砩治理项目,可增加灌溉面积1500多亩,使该片的农田总灌溉面积达到5000多亩,使缺水的荒田重新耕种,据估计每年可以增加收益500万元,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而且项目实施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的升级,将使本项目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站在“竺家洪砩”的修复现场,望着坝下的一片绿意,岔路平原百姓耕种生息的场景,从古至今,仿佛一幕幕电影在眼前掠过。那样的重生,带着浓浓的历史印记,又与今天紧紧相连,没有遗憾,也没有偏颇,而历史就此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