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问水,
问明天
陈醉
中国文化始于农业安土。土安,离不开水兴。
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们就开始依河而居。他们在部落生存空间中开掘了水井,周围用木头围成。这“第一口水井”就是先民的水利设施,是提高饮用水安全和质量的一个创举。
宁波宁海岔路平原算不得广阔,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耕文明的因子同样根深蒂固。
岔路一带也如诸多农耕平原一般,大面积种植需要水,古代农田“解渴”的法宝,便是大大小小的堰、砩、坝。明代初年,但见这一带阡陌纵横,田畴肥沃,筑砩引水之风颇盛,无数条圳渠迂回环绕。史上记载,岔路原有著名的十一砩,而修建于明洪武年间的“竺家洪砩”尤为著名,又称“浙江湖砩”。
水利设施姿态各异,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汇流成河、应“水”利导。砩,“石”加“弗”的简单构造,本意为“不平的矿脉”、“非水平走向的矿脉”,渐而转意为“从山腰向平地倾斜延伸的石坝,用于拦截和导流山水,以灌溉农田”。“砩长十余里,溉田千余顷”,描述的就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美好情境。
今时今日,白发苍苍的老农惦念湖砩,主动整修以用之,也许就是“竺家洪砩”最最自然的“古为今用”。即便直到几年前,闸和渠的完美功效也还只是“竺家洪砩”某些片断的遗存而已。可是,我们相信,在中国的农耕土地上这种悄无生息的渗透与存在是势不可挡的,这一切,依旧可以证明一条古砩在今天仍能创造的成绩。
并不是所有古老的水利技术,都有人去珍视。今时的诸多水利工程,夹杂着简单初衷之外的复杂,修旧不如建新已是普遍的现象。更多高大上却未必适合的水利工程,终究会以“不听话的水”来检验它的成效,被历史评说。
省委提出“五水共治”,不仅在于全面治水,更在于全方位认识水,催促我们去思考人与水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重建和谐的人水格局。这时,我们有必要打开历史的账簿,去寻找那些被遗漏的古老智慧,且融入时代的科技成果。
或许,《舌尖上的中国2》中的一句话,富有同样含义: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