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停车费补缴系统启用第一周——
欠费降四成 泊位周转快
本报杭州7月13日讯
记者 马悦 通讯员 周友杰
这两天,有车一族在杭州路边停完车后,都会发现停车管理员会用POS机给车拍照留影。这些照片记录车牌号、车位编号等将上传系统,作为停车收费的留底凭证。7月9日,杭州市区道路停车未收费补缴系统正式启动。未缴费记录,都将被上传到系统里,下次停车时,收费员就会提醒你补缴。
目前,杭州共有730个停车收费点,15000多个收费泊位。这套智能化的停车未收费补缴系统上线几天来,当天未收取停车费的数量明显下降。记者实地来到多个道路停车收费点,探访新政后的变化。
“老赖”不见了
聂祥负责收费管理百井坊巷西面、靠近延安路的12个停车位。周五傍晚,记者来到聂师傅的管理范围内,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有三辆车缴费完后开走。没过多久,一辆小车“塞”进了车位里,聂师傅为小车拍照后回到座位休息。还没歇上几分钟,另一辆车进入停车位,聂师傅又起身去拍照。
进入“补缴时代”后,聂师傅最大的感受就是,坐在位置上休息的时间明显变少了,有时候连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有。原因很简单,道路停车位上的“老赖”不见了,来停车的车主们办完事交了钱也走了,车位周转快多了。
“你看,现在这些车位陆续都空出来了,要是在以前根本不可能。个别车一停就是好几天,还有的事情办完了,上车一踩油门就出去了,根本不管我在后面追喊。”说起原来收费的日子,聂师傅一肚子苦水。“每天都是高度紧张的状态,经常因为追赶车辆累得腰酸背痛、口干舌燥。”
地处杭州市中心,百井坊巷的道路两侧停车位都是“抢手货”。因为有人占了位置不挪窝,让真正需要在市中心找停车位的人感觉难上加难。聂师傅坦言,以往每每遇上赶着来办事的车子兜了好几圈都找不到车位,都觉得万般无奈,跟着干着急。不过,从这两天的情况来看,找车位已不是件难事。说话间,一辆小车停进了空闲位置。车主刘先生说,“这段时间出去办事,路边找车位明显容易了很多。”
另外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每天收到的停车费比以往多了。聂师傅说,“‘老赖’不见了、逃单的也规矩了,以往每天只有两三百元的停车费,现在每天至少有500元。”
据杭州市城管委停车监管中心停车管理系统显示,7月9日,未收取的停车费共有3984笔,比停车收费补缴系统上线之前日均6021笔的数字,下降了近34%。7月10日,未收取的停车费共约3700多笔,相比此前日均数,更是下降了近40%。随后的几天里,更是数量逐日递减。
车辆在泊车位上的停车时间也不断减少,临时停车越来越多。“补追缴”前,杭州市平均每天每个泊车位的周转次数为3.8次,通过“补追缴”制后,周转次数提高了0.3至0.4次。停车收费的时间以一天12小时来算,以往一辆车在一个泊车位上要停4个小时,现在直接减少到3小时。
调节停车难
“先停车后付费”,2008年起,杭州主城区道路停车开始实行这样的收费模式。停车资源供给模式以“建筑物配套停车场库为主、公共停车场库为辅、道路公共泊位为补充”为原则与思路。因此,道路公共泊位承担车辆临时停放、即停即走的停车需求。
然而,这也造成一些停车收费的尴尬:比如,收费员忙不过来,车主等不及,或者收费员下班了,当然也有故意逃单的。泊车位的周转率降低了,停车就变得难上加难,市民们怨声载道。如何让道路停车位流转起来?“我们尝试通过未收费补缴,适当提高了车主用车成本,进而实现了利用经济杠杆来调节停车难。”杭州市道路停车收费监管中心工作人员说。
车位流转的背后,当然还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市民张昊在中大广场附近上班,因为经常需要外出,车子大多停在道路泊车位上。今天中午过后,小张因为等不及收费员来收费,便无奈地选择了“逃单”。
3小时后,张昊把车停回了原位,收费员李师傅在POS机上输入车牌号后,立马出现了他之前未缴费的信息,提醒小张补缴。戳了几下手机屏幕,张昊在手机支付宝添加了“杭州市道路停车服务”,绑定了自己的车牌号,轻轻松松地在手机上完成了在线补缴。
杭州市道路停车收费监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给车主补缴车费提供方便,杭州市城管委对停车POS机与收费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手机支付宝、市民卡等多种相对便捷的补缴车费新途径,供车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