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瓦尔德纳泽任苏联外长期间数次访华
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进程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胡若愚
格鲁吉亚前总统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7日病逝,享年86岁。他担任苏联外交部长期间数次访华,为中苏关系正常化起了积极作用。
邀请中国外长“破冰”
1985年3月,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领导人,任命谢瓦尔德纳泽接替老资格外交家安德烈·葛罗米柯出任外长,以全力贯彻他的外交“新思维”,推行“缓和”外交,尤其是改善中苏关系。次年7月,戈尔巴乔夫发表讲话,显示苏联在中苏关系“三大障碍”上有所松动,中方表示欢迎。
进入1988年,伴随苏联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减少在远东驻军,以及在柬埔寨问题上态度变化,中苏关系正常化步伐加快,双方商定两国外长于12月初和次年2月初进行互访,为中苏首脑会晤做准备。
12月1日至3日,应谢瓦尔德纳泽邀请,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并与戈尔巴乔夫会见。这是中国外长31年来首次访问苏联,此前,两国外长也有一些接触,但都是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而这次访问相隔时间之长、任务之艰巨,可谓破冰之旅。
钱其琛在回忆录《外交十记》中说,访问期间,他同谢瓦尔德纳泽三次会谈,共约6个半小时,会谈重点是柬埔寨问题,达成了协议。双方还讨论了关于苏联在蒙古国驻军、中苏两国边境地区驻军裁减、边界谈判等问题,同样取得一些进展。
钱其琛访苏后,中方宣布,中苏国家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已经开始,中苏高级会晤可能在明年、即1989年上半年举行。
花招被邓小平识破
1989年2月2日至4日,谢瓦尔德纳泽对中国进行回访,为戈尔巴乔夫访华打前站。而苏联外长上一次访华是在1959年。谢瓦尔德纳泽同钱其琛举行两次会谈,中心议题仍旧是柬埔寨问题,经过艰苦谈判,终于取得一致意见。
然而,双方商定戈尔巴乔夫访华日期后,苏方突然耍起手腕,出尔反尔,表示不愿意发表双方已经达成的协议,而只宣布戈尔巴乔夫访华日期。2月3日,谢瓦尔德纳泽抵达上海,次日将与邓小平同志会见。钱其琛回忆说,当天深夜,苏方态度变得强硬起来,不同意发表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共同声明。
面对苏方要挟,中方立即反击。4日清晨,中方通知苏方,鉴于双方分歧较大,同意暂不发表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共同声明,但同时也先不公布双方商定的5月中旬举行高级会晤的日期。钱其琛就此向邓小平作了汇报。
与邓小平会见时,谢瓦尔德纳泽一上来就表示,“戈尔巴乔夫建议5月15日至18日访华,昨天我同钱其琛外长谈了这个问题”。钱其琛认为,谢瓦尔德纳泽的用意显然是先请小平同志确认高级会晤的日期,使之成为既定事实,从而绕开柬埔寨问题,再压中方让步。
参与中苏谈判的时任外交部高级官员李景贤回忆说,小平同志当即识破这个小计谋,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你们两位外长的谈话还未结束,希望你们继续工作。”老人家还幽默了一句:“访问日期由你们商定,我听你们指挥。”
接着,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再次强调了早日解决柬埔寨问题的重要性。谢瓦尔德纳泽眼见自己的打算未能实现,只好表示柬埔寨问题还是可以继续讨论。
李景贤说,小平在会见谢瓦尔德纳泽时还说出了后来成为“世纪经典”的八个大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会见后,应谢瓦尔德纳泽请求,邓小平为他签名留念。
钱其琛机场“狙击”
2月4日,在返回北京的飞机上,中苏两国副外长再次进行商讨,仍然相持不下。谢瓦尔德纳泽原定到达机场后立即转飞巴基斯坦,但飞机降落后,他直奔苏联驻华大使馆,离京时间一推再推。钱其琛采取在首都机场守候的办法,坚持要求双方达成协议后同时发布共同声明和戈尔巴乔夫访华日期。
钱其琛回忆说,一直等到天黑,谢瓦尔德纳泽到了机场,双方在候机室进行了最后一次会晤。“我表示,你的访华是成功的,双方的会谈,以及同中方领导人的会见,都有成果,但说话做事不应出尔反尔。要知道,我们两国关系还没有正常化呢!”
发布共同声明,原是苏方提出的建议,中方同意,双方工作小组做了大量工作。而出现这种僵局,出乎中方意料。钱其琛在回忆录中说:“这件事本来是谢瓦尔德纳泽做了手脚,现在,他见事情无法收拾,就赶紧做出埋怨(苏联)罗高寿副外长不会办事的样子,同时又向我诉苦,说苏方在涉及柬埔寨问题上确有难处,事情复杂。”
“见我不为所动,他不得不同意留下两位司长,继续同中方商谈,自己先乘飞机离去了。”次日,双方工作小组连夜工作,达成协议。2月6日,中苏同时发表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声明和戈尔巴乔夫访华日期。那天正好是大年初一。
同年5月,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谢瓦尔德纳泽陪同。中苏两党两国领导人的高级会晤,标志着中苏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实现两党关系正常化。
钱其琛回忆说:“五年后,我应邀到格鲁吉亚访问,在那里又见到了谢瓦尔德纳泽。此时,他已是格鲁吉亚共和国的总统了。我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他亲自举行欢迎宴会,并到机场送行,比当年在莫斯科时热情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