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31版:乐活人居·品味

天目山读古树

  应舍法 盛中成

  临安天目山地质古老,植被完整,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据《临安县志》记载,天目山于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是我省唯一加入MAB网络的自然保护区,天目山内有高等植物2160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35种,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棵,享有“大树王国”美誉。

  在天目山普通塔群前,有一棵大柳杉树,伟岸挺拔,树高50多米,胸径2.72米,八个成人才能合抱,树龄3000多年。它领略过秦皇的威武、汉武的风采,欣赏过盛唐的诗风、宋代的烟霞,也感叹过大清的日落。树下立有一块“大树王”石碑。全山它独享荣耀!

  关于这棵树还有一个故事。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天目山,看到这棵树,乾隆便去抱这棵树,他当然合抱不了。这时旁边一个大臣献计:“陛下可用玉带围。”于是乾隆便用玉带去围。但玉带仍差一点。乾隆大怒,便要下令砍去这棵树。这时大树显灵,将根拔高了一点,玉带正好围上。乾隆转怒为喜,封它为“大树王”。山下百姓奉它为神树,剥它的树皮作灵丹妙药治病,后来树死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大树王”枝桠的枯洞中又长出了一棵小柳杉,形成“树中长树”的自然奇观。

  在距“大树王”百米处,两棵树龄1000多年的柳杉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甚至树枝连生到了一起,根系相互缠绕,叶子相互覆盖,令人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白居易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千古绝唱。

  天目山的古树就像恋人,彼此照顾,风雨同舟。一棵千年“情侣枫树”,它是由两棵枫树并根生长,宛如一对情侣,相互依偎。有诗赞曰:“形影不离,幽谷传情。天长地久,两情如一。”昔时山下农村一些青年男女举行婚礼时,都要前来树下叩拜,祈求与树一样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当地人说, 天目山上的古树是有灵性的。在开山老殿山门路口处,原左右各有一棵千年古柳杉。1998年,邵逸夫和安子介两位老先生游览天目山至此,顺眼看见左边的大柳杉。安子介急忙邀邵逸夫联手上前拥抱此树,并拍照留念。不久,右边与左边一样高大的柳杉竟莫名其妙地轰然翻倒。事后,据当地人传闻,左边这棵柳杉因受到名人青睐而“得宠”。而右边那棵柳杉因“失宠”嫉妒被活活气死。翌年,著名作家金庸来天目山游玩,听说此事,专门在右边这棵“失宠树”的树桩边上拍照留念,以示对它的安抚。并在树桩的中间栽下一棵小柳杉。如今,这棵小柳杉生机盎然,粗壮成长。

  天目山至今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其中有一棵树龄1500多年古银杏,被誉为“活化石”。它 “五代同堂”,呈现出“远看绿影婆娑,近看众仙打坐”的古树丛生奇观。尤其到了金秋时节,满树披金挂彩,耀眼夺目,美不胜收。

  古人云:盛德在木。在临安人看来,尊崇古树就是尊崇祖先,珍惜古树就是珍惜自己的家园,保护古树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古树逐一登记、拍照,建档立册,建立“户口”,办理“身份证”,并每年对古树进行一次“体检”,发现病虫害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及时救治。并开展天目山古树名木认养活动,解决了部分古树维护的资金问题,为古树撑起了“保护伞”。


浙江日报 乐活人居·品味 00031 天目山读古树 2014-07-08 3537302 2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