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今日上虞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大特色产业园伸出“橄榄枝”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大特色产业园伸出“橄榄枝”

  近年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抓住“产业、企业、园区”三个关键,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在推进产业结构提升上,明确产业发展从传统产业一业独大向新兴产业多业并举、从单纯工业发展向工业服务业并重转变。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未来,开发区将加大日本企业园、上海合作产业园、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园、台商产业园四大特色产业园的招商力度,积极通过招商选资、“虞商回归”等途径,扎实做好项目的对接和合作。

  日本企业园

  ——高新企业的“孵房”

  日本企业园(即日欣科技园),由浙江春晖集团与虞商朱文彪等合资组建,是典型的“虞商回归”项目。预计总投资58亿元,规划用地1500亩,建设具备产业功能、城市功能、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国际一流”的企业园。该园区拟引进日资企业100家,集聚人员1万人。其中一期用地426.3亩,建设标准厂房21.8万平方米,拟引进日资企业30家,实现年产值24亿元。

  优势: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需要全面改善产业格局,完成落后产业的转型升级,日企经验可以作为他山之石。

  ——日欣科技园的定位,就是打造一个杭州湾最具魅力的专业园区,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效应。这里的每一项投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要用在实处。对土地实行严厉的节约政策,有目的、有方向地开发,每一个设施都追求最佳的效用。

  ——日欣科技园的任务,就是为中小型日企从法律、财务、税务、物流、人才招募与培训、商务等方面,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充分学习发达经济体企业之精髓,融合国情,是日欣科技园最大的特点。在日欣这个平台,通过鼓励创造,实施人性化管理,让大家能够清晰地看到:外企是如何投资管理的?如何看待技术的地位?如何管理公司?企业在社会中如何扮演角色?

  上海合作产业园

  ——接轨上海的“桥头堡”

  上海合作产业园将上海一些优势溢出产业,输出、嫁接到上虞。产业区块定位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重点引进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高端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预期目标主要是在资源上的互利共享,在产业上的发展联动,在品牌上的相互嫁接。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上虞分区。在基础配套成熟的东二区规划一期1500亩土地用于上虞分区建设,在东三区预留了1平方公里土地作为今后分区发展后备。所有入分区企业,享受包括税收、规费等最优惠的政策和全程代办等最优质的服务。

  同时,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张江高科技园区缔结为友好园区。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是中国开发区的“老大哥”,与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同为上海浦东4个国家级开发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致力于创造一个为人才施展抱负的舞台,而张江高科技园区拥有6000~7000名海外留学生,600多家留学生企业,有利于开展人才和项目的互动。

  优势:

  ——上虞是一块成长中的宝地,是发展产业和科技创新优秀的平台。

  ——上虞有很好的产业基础、资源、人文还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很多生产型、制造型企业效益不错,这就能够解决资金链的问题。

  ——可以说,上虞虽然不是一线城市,但却拥有一线城市的资源,也就是有能力与上海互补,能够更好地承接上海转移的产业。

  ——上虞最近实现了“两通”(嘉绍大桥、沪杭甬高铁开通)、“一升”(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跨越,期望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跨入“国家梯队”后,更加注重开发区资源要素的配置,通过信息流、人才流、项目流、技术流的吸引和竞相登陆,在“催化剂”的加力下,围绕新目标、探索新途径、再创新辉煌。

  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园

  ——汽车产业集聚区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加大了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的招商力度,并单独开辟汽配产业园区。该园区规划用地1800亩,以开发区现有的3家整车制造企业为依托,充分运用与周边开发区长安福特、上海大众、吉利汽车、青年汽车等整车企业间空间距离的优势,引进一批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着力打造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区,初步形成汽车产业集聚。

  占有了“天时”和“地利”,开发区又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建立一整套引进高精尖人才的机制,努力搭建引进人才施展能力的平台,为海外高级人才引进开启了绿色通道。

  优势:

  ——汽车及零配件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政府会在政策、资金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上加大倾斜力度。随着国家对长三角经济圈的深入开发,环杭州湾的经济开发区将会是继上海之后长三角的重点开发之地。

  ——国家级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确定,带来的是对应的政策、资金、配套服务等软硬实力的整体提升,这就会极大地刺激汽车及配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信心也会增加。

  ——上虞周边有几大汽车集团存在,且上虞都在其配套半径范围内。绝佳的地理环境,必然会促进其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发展,而汽车零配件产业确立后整车产业势必水到渠成。

  ——安全与环保,是今后汽车与配件行业发展的主流,也是汽车与配件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上虞十分重视创新性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着力突破自主研发的短板,这将大大提高上虞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台商产业园

  ——台资企业样板区

  台商产业园位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区域,近1000亩土地等待台商前来落户。

  上虞的台资企业起步较早,现有台资企业60余家。其中台北的轻纺染料业和台中的精密机床加工业,在上虞已经形成板块,并且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链和产业群,为上虞制造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优势:

  ——产业园内土地资源充裕,近1000亩土地已全部解决双控指标,企业落户即可安排挂牌出让。

  ——对落户产业园内的抱团台商企业考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即企业自投产之日起3年内缴纳的各种税收对地方财政贡献部分,给予全额奖励。

  ——对落户台商项目实施全程跟踪代办、台商投资“绿卡”等一系列服务政策。


浙江日报 今日上虞 00022 四大特色产业园伸出“橄榄枝” 2014-07-08 浙江日报2014-07-0800006;浙江日报2014-07-0800009;浙江日报2014-07-0800017;浙江日报2014-07-0800019;浙江日报2014-07-0800026;浙江日报2014-07-0800024;浙江日报2014-07-0800027;浙江日报2014-07-0800023;浙江日报2014-07-0800025;浙江日报2014-07-0800028;浙江日报2014-07-0800029 2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