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政治纵深·视野

寄望很高,烦恼不少——

海归,期待突围

  核心提示:

  多年来的出国求学潮,正演变成为高涨的回国热情。许多拥有海外名校学历、显赫工作经历的高层次人才,把回国创业就业作为新选择。当海归成潮,他们回国后究竟会有一番怎样的际遇?在对人才趋之若鹜的国内,他们究竟是宝,还是草?

  在回国的第8个月,48岁的张逸(化名)萌生了重新出国的念头:“顶着海归的帽子,工作却使不上劲,不少承诺的政策也没有兑现,我开始怀疑自己回国的决定是不是太仓促了。”

  张逸曾是美国某知名学府的博士生,毕业后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去年秋天,在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之后,他放弃18年的海外工作,回到省里的一家科研单位就职。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这一场“郎有情妾有意”的回归,并不是一个美好的感叹号,却成为一段烦恼的开始。

诚挚的邀约

  即使对现状有诸多不满,可提及自己回国前受到的重视,张逸还是很激动:“单位一把手看到我的一项科研成果后,立马飞到美国找我长谈,帮着一起做回国的规划,这一份真诚和执着,真的很让人感动。”

  当时,张逸面前的这架“天平”是这样构成的:美国这一端,他和妻子都拥有一份安定且高薪的工作,作息规律,鲜有加班;两个在美国出生的女儿分别上初中和小学,除了黑眼睛和黄皮肤,并不认为自己和身边的小伙伴有什么不同;节假日一家三口外出度假,1年至2年安排一次回国探亲,也算其乐融融。另一边的中国,他不得不和妻女暂时离别,但他可以重新回到熟悉的文化环境和话语体系,更方便地照顾双方父母,得到一大笔启动资金筹建属于自己的实验室,并在落户后的住房、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医疗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

  “最后‘天平’倾向回国,是因为这几年中国快速发展,需要一批做事情的人,可以说是求贤若渴,而我离家那么多年,确实也想回来尽尽孝道。”反复权衡之后,张逸最终选择辞去工作,独自回国,当时他和妻子约定,如果国内发展顺利,就把家人一起接回来。

  在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人才所所长赵全军看来,张逸的选择一点都不奇怪。“对许多海外的高层次人才来说,感情因素确实有很强的吸引力。”他告诉记者,在一项针对中国海归的调查中,超过70%的海归人才,将“与亲友团聚”视为自己回国的首要原因,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各地在吸引人才时,“亲情牌”往往成为杀手锏。

  因为有了家的呼唤,高层次人才回归的步伐越来越急,越来越密。省委人才办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自2009年启动实施海外引才“千人计划”以来,浙江累计引进“千人计划”人才941名,其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24名,居全国第4位;截至2013年底,引进的“千人计划”人才已经创办企业318家;在已发文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万人计划”人选中,浙江20人入选,居全国第4位;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万人计划”专家为主完成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

安家,丛生的烦恼

  回国安身了,也安家了,可张逸发现,自己的幸福感,并没有跟着回来。

  因为没有递交国家和全省的“千人计划”申请书,他错过的不仅是一个头衔,更是头衔背后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资金。此外,原本许诺筹建的实验室也因为种种原因被迫搁浅,以为回国能迎来从“打工者”到“老板”华丽转身的愿望,也不得不延期兑现。更重要的是,张逸发现,心心念念的故乡,已不再是自己记忆中的模样。

  “食品、水变得不安全,雾霾天时不时出现,生活成本也不比国外低。”张逸发现,身为一名背景还算显赫的海归,他的工资不高,压力却不小,而习惯了西方简单的社会关系,国内的不少繁文缛节和人情世故,也让他头痛,“很多课题申请,需要一层层地递报告,挤占了原本的工作时间,效率很低;很多自己按规定在做的事,发现别人只要‘打个招呼’,就已经完成了。”

  张逸的感受,并不是个例。《宁波高层次人才发展状况》报告指出,宁波高层次人才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没用好等问题,其实也是全省高层次人才面临的普遍困境。

  “不够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总量少、难集聚、缺顶尖,没有一流创业创新人才,就不会有世界级、门户型的企业;没有一流文化人才,难有‘文化创意’;没有一流教育人才,就不会有一流高校等。”赵全军告诉记者,遇到不适用的问题则有: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眼高手低、应用能力偏低;高技能人才,与市场需求不符等。

  此外,不被用、没用好的问题,表现在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并存,有些单位把人才当资源而不是资本,以至于人才引得进,用不好,既造成创新工作缺乏人才支撑,也造成高端人才浪费严重;在有的民营企业,老板的家人甚至司机都可以把一个博士、教授指挥得团团转。赵全军坦言,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技术与艺术,人岗相适、人队(团队)相适、人环(环境)相适做得相当不好,“有的单位,人才没来时当作‘宝’,来了当作‘草’,走了又当‘宝’。人才就这样在‘宝’和‘草’之间循环。”

安心,

必经的磨合

  怎样让自己安心,是张逸在过去8个月里一直自问的话题。而对许许多多和他一样,回国从零开始的高级知识分子们来说,这是一道比实验室的瓶瓶罐罐更难解的课题。

  省“千人计划”专家薛立新于2010年5月回国,妻子和两个孩子留在美国生活。“回国前,我的工资是我妻子的3倍,现在她是我的3倍。怎样平衡好这种失落感,调整心态很重要。”薛立新告诉记者,他之所以选择回国发展,亲情的因素固然不可或缺,但能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是更直接的动力,“我是一个喜欢做研究的人。在国外公司,我只能成为实验的一部分,基本上没有可能按照自己的预期左右研究进程。”

  现在,薛立新住在供职科研所提供的宿舍里,一般早上7时起床,晚上24时从实验室出来,很少有双休和节假日,从第一年去美国探亲3次,到第2年的两次,第3年的1次,今年的机票已经改签了3回,还是没有足够宽裕的时间成行,“真的太忙了。”

  为有意义的事情忙,再忙也甘愿。在采访中,不少海归专家表达了这样的心声。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文武在上世纪90年代出国时,就抱定了回国的想法。因此,回国之后的紧张节奏和环境待遇,并没有让他感到多少不适。但他也坦言,国内的科研环境显得有些浮躁,而“真正的科研和创新,需要耐心和坚持。”

  调整心态很重要,建立配套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也不容小觑。现如今,许多海归学者之所以选择回国“筑梦”,一方面是因为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深深的情感,对建设祖国怀有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各级政府对科研人才引进的重视,要相信在各方面能够日益完善,取得进步。

  一些海归学者也指出,近年来,中国有大批学生出国深造,要把人才“送出去,引回来”,需要建立一整套机制。一些地方优惠政策很多,但这些政策大多只是简单地体现在对人才和项目的资助上,缺少整体的制度环境、成长规划。

  “实行创新驱动战略,最根本是靠人才;用好人才,最根本是靠良好环境和体制机制。”赵全军表示,只有建立了科学的体制机制,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并把各类人才真正用活用好,才能吸引大批海外人才回国,国家才能走上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只有引得进、用得好、发展优、留得住,我们的人才开发工作,才算真正成功。”在赵全军看来,每一位海归人才,都该被视若珍宝。

  ■ 专家观点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黄靖:人才引进工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海归人才管理机制。目前,世界上有两种引进人才的管理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基础、法制为保障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另一种以新加坡为代表,政府主导,在法律规范下的制度化管理模式。中国应该探索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海归人才管理新模式,用切实有效的制度来保障人尽其才,避免海归人才回国后不能尽其才、不能适应当地环境和文化,甚至遭到排挤等问题。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视野 00020 海归,期待突围 2014-07-03 浙江日报2014-07-0300011;浙江日报2014-07-0300014;浙江日报2014-07-0300015;3495441;浙江日报2014-07-0300013;浙江日报2014-07-0300023;3530157 2 2014年07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