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新建泵站投入使用,防涝能力提高一倍

探访杭州北大门防汛工程

  本报余杭6月30日电

  见习记者 袁华明

  通讯员 高艳列

  “这几天几场大雨,我们的新泵站刚好接受了一次检验,效果不错,地面没有积水,这些水流到泵房后没多久水就被抽完了,可以说,新泵站真正开始发挥作用了。”正在现场查看运行情况的杭州市余杭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史海祥告诉记者,经过3个月的努力,位于杭州北大门的巨州路下穿宣杭铁路排水新泵站在汛期到来之前按期完工并顺利投入使用。

  记者在现场实地采访时发现,这个防汛工程位于杭宁高速南庄兜出口往南几百米的宣杭铁路涵洞旁。今天记者在这里看到的是川流不息的车辆,跟平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由于雨天,车速稍稍慢一些。

  据了解,去年的积水一度导致杭州北大门交通瘫痪,严重干扰了百姓出行。从余杭区有关部门了解到,巨州路下穿宣杭铁路南侧原有雨水泵站建于2003年,但由于近几年两侧土地开发地块抬高,汇水面积增大,同时泵站和管道排水能力不足,导致去年的积水事件。

  “新建泵站的排水能力是每秒2000升,而原来的泵站排水能力是每秒950升,新泵站的排涝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介绍说,新泵站的抽水机器设有红外线液位仪,地面积水通过雨水接口流到9米深的泵房后,如果泵房内积水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自动启动抽水设备,还会根据积水高度的不同开启数量不同的泵机,积水最严重时4台泵机会同时启动,及时将水通过新埋设的管道引入巨州路西侧约400米的彩虹河中。

  目前对老泵站的改造提升还在进行中,提升扩容后老泵站的排水能力可达到每秒1500升,届时新旧泵站同时发力,每秒排水量可达3500升。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原有泵站的排水是向南(杭州主城区方向)排放积水的,这次也同时进行了整治,改为向西排放,进一步减缓对主城区的压力。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探访杭州北大门防汛工程 2014-07-01 3529386 2 2014年07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