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

永康农村社区出资组建民乐团

丝竹奏新声 传承闻佳音

  记者 刘慧

  本报讯 永康市中月· 五星民乐团近日在西城街道小东陈村的大会堂进行了一次专场演出,《花头台》等经典婺剧名曲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这次演出除了台下的老百姓,还有几位专程从北京赶来考察的“吴氏策划”一行,他们正准备把这支民乐团推荐到国外的舞台上演出。

  中月·五星民乐团成立于2012年5月,和专业乐团不同的是,该乐团是永康第一个由农村社区——五星社区出资组建的,演奏者来自各行各业。乐团团长俞朝忠说,在永康市婺剧促进会、永康市二胡学会民族乐队的鼎力支持下,乐团现有民乐演职人员50余名。

  乐团组建后,以“挖掘民间艺术,传承传统文化,和谐开拓创新,服务社会建设”为办团宗旨,每一个成员在学习提高技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修养。郎小雅是西城街道郎家村人,离排练点有好几公里的路,但她风雨无阻从不迟到,还经常参加送戏下乡演出。今年夏天,该乐团在10多个乡镇免费演出,受到了群众的热情欢迎。

  大提琴手王平是个大忙人,在武义办有大型企业,需要四处跑生意,但是每逢乐团排练,他都会尽量抽出时间参加。“只请过一次假,工作和排练冲突时,我都是选择后者。”之所以如此看重每次演出,王平觉得,他们从百姓中来,再以艺术的方式回归百姓,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永康丰富的民间文化。

  短短两年时间,中月·五星民乐团收集整理了近百首相关剧目和几十首唱腔、曲牌,孜孜不倦传承与发扬传统音乐。“选择曲目时,我们尽量选择原汁原味的婺剧传统音乐。”乐队指挥姜泉清说,永康民间音乐以婺剧为主,因此,他们主打流行颇广的两个曲目——《三五七》和《花头台》,它们流传至今至少已有400年历史。这两个曲目不长,但演出场面颇为壮观,28名成员列成月牙形,光乐器就有10多种。考虑到效果,姜泉清说,他特意增加了笙和阮这两种乐器。“笙是一种管乐器,由13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跟笛子、唢呐等一起奏出整个曲目的主旋律,而阮是一种弦乐器,略像月琴,主要用来伴奏,起到丰满曲目的效果。”

  这支年轻的乐团以其独特的魅力崭露头角,应邀赴台湾参加“丝竹相和宝岛行——中国民族乐队展演邀请赛”,并以较大的优势获得总分第一名;参加第八届“长三角地区民族乐团展演邀请赛”,获得“保护传统音乐文化优秀演奏奖”;2013年9月,乐团获得“浙江省十佳群众文艺示范团队”荣誉称号。

  作为乐团的艺术顾问,著名笛子演奏家蒋国基说:“民乐团的成员都很年轻,但展现出的演奏水准很专业,对于一支年轻的队伍来说,实属难得。”乐团在当地积极开展群众性活动,先后在新区五星社区小东陈村举办的首届文化节、金华地区婺剧团擂台赛、新年音乐会上,给观众带来了别有风味的视听盛宴。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6 丝竹奏新声 传承闻佳音 2014-06-27 3525276 2 2014年06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