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健康物语

编者按:体检,这件让人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却经常给人带去烦恼。若是体检结果良好,人自然神清气爽,但如果检出大小病症,人的心理却难免失衡。这体检与否的背后,无不暗示着每个人对待身体、生活,甚至是人生的一种态度。当然,在这个一年一度的体检季里,我们还可以讨论更多关于体检的新话题,譬如是否需要年年体检?项目越多越贵就越好吗?体检对自己的健康到底有什么作用?我们又该怎样借助体检来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体?本期《健康物语》将带读者前往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去看看一张体检报告单的诞生始末。

一年小半天 掌握自身事

  从年后到6月,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的自动大门就几乎没有合上过,体检预约处也是每天都排起长龙。这一景况,用该中心主任宋震亚的话来说,是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了。

  其实,不仅是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在体检热门季里,几乎杭城各大体检中心都迎来一波数量迅速增长的体检者。作为省内大型公立医院中唯一一家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旗舰单位,同时也是国内16家同类单位之一的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它们的体检方式有什么不同?又是如何看待当下的体检?

  我们步入其中,既是对自身健康的一次检验,同时也是对体检意义的一次探寻。

健康意识日渐高涨

  统计电话预约数量、察看网络预约名字、现场核对预约时间……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的预约专员吕晶,就在这般忙碌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每天都会来几百位体检,尽管我们一直在控制人数,以保证质量,但有的预约项目还是排到了今年8月。”吕晶介绍道,“整个中心在2013年已经接待8万余名体检者,很多个体体检者都会选择4000多元的门诊体检套餐。”

  从数百元到上万元,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专门制定了十余套包含各类项目在内的套餐。而选择度较高的这套门诊体检套餐,几乎囊括了将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众多项目。

  “但还是有体检者不满足,他们会在套餐基础上主动加项,尤其是女性,添加的项目更多。”吕晶解释道,大部分人一年参加一次体检,每次耗费的时间也只有小半天,“既然已经抽出时间来到中心,大家就想全面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所以加钱加项很普遍。”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体检者只要一掷千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加项。因为在中心预约台里,吕晶还有帮她判断体检者套餐选择是否恰当的全科医生,她们会在和体检者的沟通中,引导体检者选择合适自己的项目。

  “体检和看病一样,也有自己的专业性,我建议体检要听从医生的判断。”吕晶认为,这种现象的多次出现也意味着人们在健康意识提高之余,对自身的健康管理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目前国内体检机构有5000多家,体检人次2亿多,但这些机构对健康管理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却不多。”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公立医院必须承担起健康管理的重任,以预防保健知识和技术服务于更多健康或亚健康人群,这有利于帮助人们预防疾病,减少卫生资源耗费。”

高精设备助力健康

  抽血、口腔检查、内外科检查,再来一张心电图……如果这些项目就是体检的整个流程,相信许多人都会觉得普通。

  “能不能在无创的前提下,快速了解自己的身体内部呢?”面对体检者的疑惑,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从法国引进了一台Fibro-Scan(肝硬度和脂肪量检查仪器),专门为想要了解肝脏状况的体检者服务。

  的确,现代人包括脂肪肝在内的慢性病发病率已经呈上升趋势。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发现,近3年每年的体检检出率约为30%,其中男性约44%,女性约16%。而由于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脂肪肝甚至出现年轻化的趋势。

  “你只要把右手枕在脑勺后,我就可以在10分钟里出具一份精确的脂肪肝和肝硬化程度报告。”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医生赵奕拿起探测棒演示起来,“这根探测棒敏感度很高,它会在你肝脏外部的肋骨部分点触10次,得到的结果可以媲美肝脏穿刺、磁共振等诊断方式。”

  这只是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诸多高精设备的一种。得益于医疗技术的进步,现代人体检已经能够享受到更多便利,也能对自身健康状况有更准确的把握。不过,即便设备再优秀,仍旧离不开医生的诊断。

  “每一位体检者在完成所有项目之后,他的报告都会送到我们这里人工审核。”该中心的副主任医生应鑫打开系统说,报告在送来之前,已经由中心基地医生进行人工初道审核。体检者如有疑惑,也可以向该中心的公众账号“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询问。

  和部分体检中心是由电脑系统自动生成报告相比,这里的每份体检报告结论都是由几位副主任医生综合比对各项数据,严格判断后才手动生成。

体检误区亟待厘清

  体检,终归是一种检验自身健康现状的手段,但体检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提醒人们更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让自己的身体进入良性循环。

  但并不是所有人对体检都会有正确的认识。譬如有些人就说,自己感觉不太舒服,可以通过食疗和休息进行调整,如果去医院体检,没病也会检查出病来,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这是对体检认识上的误区。”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主任宋震亚说,在她的临床经历中,经常会遇见各类对体检抱有偏见的人。

  “有的人一到中心就要求最贵的那份套餐,最好全身上下里里外外都能查一遍,感觉这样才达到了体检的效果。”宋震亚认为,这种过度体检的态度,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体检作用的夸大,“如果身体已经出现问题,就应该先就医而不是先体检,理想状况是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生活状态,对身体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花最少的钱,获得更大的收益。”

  当然,也有很多人会因为反感一些体检方式,或者步骤太过繁复而选择放弃,以至于无法查出病灶之处,譬如直肠癌。“‘漏项’检查也是误区之一,中心每年检测出的直肠癌患者较多,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在以往体检中跳过肛门指检而造成的。”她说。

  不给自己体检,则是另外一个误区。“这些人对自己的身体很有自信,又或者是因为担心检查出毛病影响生活。”在不赞同他们的想法之余,宋震亚更担心的是那些随手把体检报告乱扔的体检者,“每一年的每一份报告都要留存,因为有些指标可能暂时看不出来,但连续几年就会出现病症的端倪,这对及时诊疗很有帮助。”

  未来的体检又会是什么模样?在她看来,健康与体检最为理想化的状态是建立职工在工作单位中的日常保健制度。“人每天在单位会待上很多时间,如果能让健康管理的专业人员走入各大单位,从单位的工作环境、食堂饮食入手跟踪,可以预防很多职业病。”宋震亚认为,体检在今天以及未来的意义,更多的是帮助人们树立起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健康物语 00019 一年小半天 掌握自身事 2014-06-27 浙江日报2014-06-2700013;浙江日报2014-06-2700014;浙江日报2014-06-2700018;3523679 2 2014年06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