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艺术评论

《德清嫂》,唱一个最美的传说

  一边是山清水秀的乡间草台,没有绚烂的特效,没有华丽的大幕,一部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现代越剧《德清嫂》,扬正气、接地气、有人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巡演超百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

  另一边,是水乡古镇的“天然排练场”,合着树叶、风声和夏日的温度,“乌镇戏剧孵化基地”首部作品,由田沁鑫导演、小彩旗领衔主演的纯爱话剧《山楂树之恋》,将于7月3日在乌镇大剧院揭开神秘面纱。

  你看,多奇妙——身边的“舞台”,带我们飞向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遥远世界。在那里,充满诚意的剧本、导演和演员挥洒激情和汗水,标注时代的韵脚、描摹诗意的生活,以及爱的本质。

  平时,舞台沉睡着,当爱的眼神注视它时,就有了光。

  除了飞翔,你也可以去看,去思考,去质疑。只有这样,艺术的一切,才会真正与“你”有关——

  张林华 朱国良

  自2012年8月18日在德清县筏头乡东沈村首演以来,现代越剧《德清嫂》不仅以“文化走亲”的形式走入了浙江各地和苏南等地区的市县,还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殿堂。《德清嫂》为什么这样火?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告诉人们:它的成功绝非偶然。该剧题材挖掘、艺术表现和运作机制等几个重要模块联系紧密、相得益彰,尤其是在传统戏曲如何传承创新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扬正气,

  契合当今时代大主题

  文艺作品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张力,既取决于艺术表现方法的高超、技术元素的动人,也与题材的选择密不可分,特别是要看这出戏是否反映了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而时下一些文艺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历史责任感,很多庄严的、需要敬畏之心的东西在不知不觉间被放弃或轻看。

  事实证明,越是物质时代,越要求人们遵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发展规律,仅以盈利和娱乐为导向的“功利性”文艺作品虽有生存空间,但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优秀的文艺作品弘扬的是真、善、美的永恒主题,给观众带来温暖和力量,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怀,引发我们对社会和自身的深刻思考。

  《德清嫂》恰是这样一部用生动的艺术手法传递温情的好作品——以“家风伦理”为切入点,塑造了吃苦耐劳、以德报怨、质朴顽强的新时代母亲形象,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善家风的正能量,又突破了现代戏剧中如祥林嫂、阿庆嫂、芳林嫂等女性人物形象固定格式,将新时代中国女性尤其是农村妇女的艺术形象上升到道德美学层面。

  该剧名字中的“德清”两字,字面意思即道德清明,又让人想到“人有德行如水至清”为县名和县情的乡土人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依托独特的艺术魅力引发观众对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的呼唤,达到了戏以载道、寓教于乐的艺术效果,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德清嫂》在德清当地走村串巷热演的同时,“德清嫂唱交规”“德清嫂唱平安”“德清嫂唱治水”等系列活动也在同步开展。此外,“德清嫂”还被成功地注册为德清县诚信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标识,在道德教化的途径、外延上取得了新的拓展,在社会管理中实现了“软着陆”。

  接地气,

  反映小人物的大情怀

  放眼周围,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创作,容易陷入高大全的思维惯性之中,其社会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文艺精品,把目光投向社会民生、投向平民英雄、投向凡人小事,并通过艺术手段进行多元化的阐述和表达,才有可能真正打动观众。

  德清是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生活富庶之地,历来崇德重德、尚德倡德。进入新时代以来,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全国首个公民道德教育馆,出现了37个“百姓设奖奖百姓”的道德草根奖项,拥有常年活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上万人的义工队伍,以上这些,无一不是根植在人们心灵深处的魂魄和文化的浸润。如果说德清的公民道德建设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越剧《德清嫂》无疑是最新、最美的文艺硕果。

  无论是在国家大剧院还是在乡村小舞台,《德清嫂》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在人物、情感、剧情设置方面没有刻意拔高,而是“贴地飞行”,把人物原型的感人事迹置换为虚构故事中的细节点滴。勇救21名落水者的钱素春、艰苦还债10余年的蒋引娣、捐肾救夫的封丽娟等真实的德清最美人物,被综合于剧中的女主角身上,其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德清嫂”可敬可学,也让小人物的道德情怀得到了大舞台的展示。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季国平认为:我们绝不能简单地用写实改造写意,也不能简单地用现代性来改造戏曲的民间性和草根性。越剧《德清嫂》说出了老百姓想说的话、想听的话、想交流的情感,表达了众望所归的美好愿景,真实、真切地将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进行了一次“三贴近”。

  聚人气,

  探索戏剧表现新模式

  当下,传统戏剧普遍遭遇发展瓶颈,依靠政府推动的模式终究不是良方。曾有业内人士戏称:“政府投资的戏剧,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但群众文化活动有一个基本规律,应该得到重视和尊重:精英阶层对群众文化起到的是提升和加工作用,群众文化的本质仍然要根植于民间土壤。

  正是基于对“把群众放在文化建设的主体位置”这一理念的坚持,由德清文化宣传部门和杭州越剧院合力构成的《德清嫂》的创作团队,创造性地建立了“联合制作、双版互动”的《德清嫂》运作模式:由专业创作团队与地方草根力量各尽其能,依托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一台大戏。

  杭州越剧院谢群英等3位梅花奖演员领衔的“明星版”负责重大演出任务;由德清本地文化志愿者组成的“草根版”与“明星版”一起排练,边学边练,并以“文化走亲”、“道德结亲”的形式在县内外、省内外的乡村大舞台开展巡演。如此一来,既为创作团队、表演班底提供了扎根现实土壤的机会,又通过培育提升了本地艺术力量,使这部戏“既上得了城市大剧院,又在乡村小舞台遍地开花”。尤其是草根班“还戏于民”,让越剧以崭新的内容形式再次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延续了越剧文化在乡野民间的发展文脉。

  鲁迅说:“文艺应当成为引导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德清嫂》或许能成为这样的“灯火”,甚至是一座“灯塔”,但它需要一个更坚实的塔座。我们期待看到《德清嫂》继续深耕细作、培土育苗。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艺术评论 00018 《德清嫂》,唱一个最美的传说 2014-06-27 3523541 2 2014年06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