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耕山牧地果满园
绿色山村都是歌
本报记者 郑建国
仲夏时节,记者走访诸暨山村。穿行于群山环抱的乡镇公路,绕行连绵起伏的山道,掩入眼帘的是苍翠欲滴的山色。
诸暨七山一水二分田,昔日的荒芜地上,如今已播撒上旱粮作物、花木瓜果。诸暨的众多山村里,荒坡地、闲置地正在转变成一个个绿色银行,“诸山暨水,西施浣纱”,它们因美得誉,因富扬名。
是什么让山村变了样?百姓垦地播绿的创富因子在哪里?行走诸暨山村,记者一路寻找答案。
两张图,今非昔
清晨,驱车从诸暨城出发,约40分钟,来到了坐落于青山绿水间的草塔镇上下文村。走进村庄,洁净如洗的村道两旁花坛锦簇;溪畔、坡地间满眼绿色,齐腰高的蓝莓树的枝条上缀满了紫色果子,在微风中摇曳,令人垂涎。
在上下文村中心广场,停放着来自沪杭甬等地牌照的小车有20辆之多。正疑惑之时,村管理员杨波乐呵呵地手指前方蓝莓基地。来自上海浦东从事IT行业的张明带着妻女,采摘完3筐蓝莓,过秤付款准备返回。他笑言,来浙江山区游玩度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此情此景,不禁让记者从脑海中搜索出6年前在此采访时的情景——那时,上下文村村道的泥路上,鸡鸭满地跑,村民家房前屋后零乱搭建的鸡窝、鸭棚随处可见,山坡地上布满齐腰高的杂草,山脚下裸露着黄褐色山体……
村支书杨七明说,村“两委”新班子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实事就是整治村庄——建灯光球场、硬化路面、装路灯、拆违建、修花坛、建图书室……接着,村里利用市里扶持山区农民发展旱粮、经济作物的契机,发动村民开发闲置山地、坡地植树播绿,流转了农民闲置的百余亩山地,引种了蓝莓等果树花木。目前近百亩蓝莓树进入盛产期,200多亩明后年也将产生效益。蓝莓采摘早中晚三茬,今年村民光蓝莓一项,人均可增收2000多元。
“蓝莓种植产量提高了,销路畅吗?”
“现在亩产1000斤 ,每斤蓝莓售价80元,光采摘体验游一项,就可消化大半。”
正在村里了解蓝莓产销情况的市农业龙头企业、浙江蓝美有限公司外联部经理马千里告诉记者,他对诸暨利用坡地发展蓝莓产业十分看好,公司已在苗木组培、种植示范、果品深加工等环节作了全链布局,引进的全自动饮料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毕,下月投运。
荒山坡,换新颜
在同山镇绿剑村,一路上蓝色的山峦,绿色的庄稼满目苍翠,山坡地里一垄垄绿色高粱迎着山风婀娜起伏,发出沙沙声响,传递出丰收的信息。村支书王家明感叹道,前几年村里不少土地都荒废掉了,村民们都是东一簇西一簇小范围种植高粱,经济收入普遍偏低。
在绿剑村,引领百姓创富的奥秘是什么?村“两委”最终将目光聚焦于同山传统的红高粱种植上——成立合作社,利用参股资金开发山地,建基础设施,将部分土地流转给村民种植高粱……经过近一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绿剑村硬是将原本荒废的110亩山地给整出来了。山坡修成了梯田状,山地种植启动,到今年5月,全村种植高粱1000多亩,还不包括合作社的500亩,村里还建起了高粱苗繁育基地,高粱收割用上了脱粒机,以往当柴火烧的秸秆也得到利用。
在自家高粱地里清沟的73岁的大伯王家太,对种植高粱如数家珍,种植、管护成本低,收益高,而且不愁销路。“就我家两亩高粱地来说,年收两茬,按平均亩产1000斤算,除去成本,亩均收入达三四千元。”他说,现在农民收割的高粱,可卖给当地酒厂,也可以自家酿酒赚钱。
“种植高粱对同山的农民来说,都是好手。第一批高粱苗套种李子林中,预计8月份就有收成。” 王家明说,今年村里采用套种的模式,引进了李子苗,在李子苗之间的空地上种植高粱,为今后的乡村游做准备。
浙江同山醉美人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小义告诉记者,公司新的生产线明年就将上马,高粱原料需求量要比今年增加5倍,可“吃进”同山镇种植户种植的绝大部分高粱。市农业局办公室孟秀飞补充道,市里已启动建设以同山镇为中心的红高粱种植基地、高粱酒烧制休闲旅游示范区,并以“同山烧”高粱酒为支撑,带动同山、牌头、璜山、安华等山区镇规模种植高粱。
守青山,待来年
眼下正是杨梅采摘季节,记者来到大唐镇的柱峰村马家坞。未到山脚,闻得杨梅林里传来欢快的说笑声。“来,给我拍一张。”梅林里一拨拨红男绿女穿梭其间,一边悠闲地采着杨梅,一边不停地拿着手机拍摄,好一幅山林采梅图!
果园主人叫戚来国,50来岁,是诸暨一家企业的股东。10年前,他在马家坞流转了106亩山坡地,种上杨梅、桂花树等,到现在50亩杨梅基地已挂果。
“等明年此时,餐饮等配套服务全都跟上,客人会更多。”戚来国说话底气十足。
“当年,山坡地刚流转过来时,杂草丛生,荆棘遍坡。创业的艰难真是不堪回首。没等坡地整理好,人就掉了10斤肉。”戚来国回忆着创业的甘甜, “市农技部门帮助我量身定制规划,杨梅基地列入省农科院试验示范方,引进了‘早佳’‘荸荠种’‘东魁’早中晚3个杨梅品种,现在效益出来了。如今年挂果的早熟品种,品质好,回头客多。收摘的2万斤果子,按每斤20元计算,除去成本,收入还是蛮不错的。”
不仅是杨梅树带来丰收的喜悦,杨梅基地附近种植的几十亩桂花树,有的已长成碗口粗了。到了八九月份,山间桂香就会扑面而来,戚来国从去年开始,已和不少采购商接触,洽谈出售事宜。
“以前投资大无产出,现在投资小产出年年增,我真实尝到投资绿色的甜头。前几年我还在其他山区镇流转来100多亩荒坡地,种植了经济作物。更让我欣慰的是,附近村庄看到了这里开始赚钱,不到2 年工夫,他们的荒芜地也将添上绿色……”
“何时能收回成本?”面对记者的提问,戚来国望着山坡上成片葱郁的梅林,笑答:“这就是我的绿色银行!” 望着生机盎然的“花果山”,戚来国憧憬着圆梦时刻。
■ 链接
近年来,诸暨市因地制宜,专门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大力开发冬闲田、山坡地、旱田等适宜发展旱粮的土地资源,加大对机耕路、排灌设施、农电线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帮助农户实现土地流转。送农技、送种子下乡,建设一流的育种、贮藏、加工、保鲜等设施,鼓励农民特别是种销大户发展旱粮生产,并结合山区特色,引进马铃薯、蕃薯、高粱等优质高效的旱粮品种和经济作物,支持培育品牌。
目前,诸暨市已建起2个省级旱粮示范方、6个市级旱粮示范方,今年将重点建成50亩以上旱粮生产功能区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