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专家、居民、船工见证江南运河的变迁—

旧影新韵映清流

  见习记者 丁谨之

  本报记者 戴睿云 曾福泉

  江南忆,最忆是运河。桨声灯影旧时地,柳垂花迷今日堤,临别语依依。

  夏初,杭城又进入了最潮湿的时节。

  那诗卷里的梅子黄时雨又落在旧时宅院,落在百年古仓,落在运河的过去和未来。

  运河·申遗回望

  【人物名片】黄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从2006年开始,在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沿岸,不计其数的人们为运河申遗工作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回望这几年来的工作,黄斌感慨良多。

  2007年的盛夏,气温持续超过40度。文保工作者冒着酷暑,出发调查运河沿岸遗产资源。

  “坐一条铁皮的小船,或是一条水泥船,在运河上,无遮无拦的,太阳直直地暴晒下来。”黄斌说,“坐在甲板上的,都被晒得脱皮。”

  2008年的隆冬,浙东运河的遗产资源普查到了最紧要的时候,黄斌和同事们在严寒中奔波,“哪怕躲在船舱里,寒风仍然从四面吹进来。”

  走过数千公里,发掘近4000处遗产资源。有此基础,在我国最终提交的申遗文本中,浙江申遗点段的数量位居前列。

  大运河申遗在2009年正式成为国家行动。

  为了申遗工作的顺利进行,许多地方的工程缓建、停建了。人们说:“不能因为我们这一个地方,影响了全国申遗的大局。”黄斌认为,暂停既是一种牺牲,也换来对于“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更好的思考。

  “在沿岸的居民身上,我看到了源源不断的力量。”黄斌说,长安古镇一度在工业化的大潮中没落,而随着运河的整治重焕光彩。古镇居民对于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运河申遗成为最令他们兴奋的事。

  “这些年来,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追求热情是空前的。”黄斌说,“但我们并非在做一件赶时髦的事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正是依靠文化品位来赢得世界的尊敬和感动。”

  旧宅·前世今生

  【人物名片】姚桐枝,运河畔小河直街姚宅主人

  古老的大运河两岸,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古街巷遗存。在位于京杭大运河、小河和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的小河直街上,姚桐枝父亲建造于上世纪40年代的二层青砖木结构西式洋房——姚宅,就是其中最有味道的建筑之一。

  从1949年出生至今,姚桐枝一直住在姚宅。他的父亲曾是小河一带最著名的木行老板,姚宅也是父亲跑了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后,自己设计的洋楼。然而,随着运河边工业的发展,加上运河边住户由于历史原因未能截污纳管,河水质量开始下降。姚桐枝回忆,那时,天气一热,运河、小河河水都臭不可闻,小河直街居民只好关窗闭户。

  “从运河实施综合保护至今,运河沿线的工业不断退出,历史街区的综合保护工程也相继启动。我们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2007年7月到10月,小河直街实施了整治保护,每家每户截污纳管,街巷路面恢复成石板,绿化改善,姚宅这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都得到完整地保留。

  姚桐枝算了一笔账,如果不实施运河保护和街区整治,小河直街房价顶多1万多一平方米,现在的4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一年租金就要10万元。“对于政府来说,对这里的投入肯定是亏了,但对于我们原住民来说,生活在这里,开门就是风景,每天都对这个世界多一分留恋。”姚桐枝说,得到实惠的原住民更加珍惜家门口的世界遗产。

  河道·故水新景

  【人物名片】陈寿泉,运河退休船工。

  “最近十几年来,大运河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这都靠运河综保的保护。”指着墙上两张拍摄于运河边同一地点的照片,当了一辈子船工的陈寿泉告诉我们,老照片中杂乱破旧的杭州大王庙船厂已被风景秀丽的御码头所取代。38年过去,曾经风华正茂的夫妻二人已是两鬓斑白,但运河却重获新生,越发曼妙动人。

  生在运河、长在运河、结婚在运河、工作在运河:陈寿泉这样归纳自己60多年的运河人生。43年的船工生涯,让陈寿泉成了运河变迁的见证者。

  “上世纪70年代后的运河污染得厉害,河水发红、发黄,甚至还发黑。”当时,在经水路来杭的游客中流传着一个说法:闻到运河的臭气,就知道杭州城到了。截污、清淤、绿化、引配水,经过10多年的努力,运河终于还原出它容光焕发的往昔模样。身为走船人的陈寿泉,对水质的变化最为敏感,“现在的运河水好多了,鲫鱼、白条鱼、包头鱼都能见到,有时候还有水鸟呢。”

  古仓·现世情怀

  【人物名片】张书恒,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严格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富义仓正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一直参与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张书恒,对富义仓的保护给予肯定。

  富义仓始建于清光绪六年,可储存谷物四五万石,为清代杭城粮食储备仓库。随着时代变更,富义仓被部分改造为军区家属宿舍和杭州造船厂职工宿舍。在一场大火中,第12号楼化为灰烬,仅留柱础诉说历史。2007年,经过抢救保护,历经风雨沧桑的富义仓得以修复。维修之后,另一道难题出现在人们面前:偌大一个富义仓如何利用?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适度的使用,有利于保护,长期空置会导致木构建筑生虫腐烂。”在张书恒看来,占地 2.36公顷的富义仓更是宣传漕运文化、仓储文化、运河文化的绝佳之处,“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地利用,可以让大家多一种途径来了解它们的价值所在。”

  如今这里已有赵氏工坊、杭州韵和书院等11家文创企业入驻其中,颇有小资情调的粮仓咖啡也引得不少文艺青年前来消磨时光,越来越旺的人气让它在杭城名声鹊起,也让更多人了解古代城市管理的制度,了解杭嘉湖平原曾是鱼米之乡,了解大运河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旧影新韵映清流 2014-06-23 3518091 2 2014年06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