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重在路径选择
之江平
转型升级对未来中国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说30多年改革开放让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创造“中国速度”神话;那么转型升级对我们未来经济竞争力更是关键之举,将创造另一个“中国质量”神话。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升级,就是最大的发展。
转型升级,我们多年来把它当作贯穿于发展和改革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即使近年来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稳增长压力逐渐加大,我们也一再强调,无论速度是在合理区间,还是滑出合理区间,都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无论是对解决当下经济发展中诸多问题,还是对未来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都具有胜败在此一役的意义。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从短缺经济转为过剩经济。我们在品味物质财富快速增长带来享受的同时,也时时忍受着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种种苦涩和痛楚。转型升级,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唯有在此杀开一条血路,方能打开经济发展一片新的蓝天。
转型升级,终极目标是追求经济增长质量。老百姓不一定关心GDP增长,但对收入增加、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生活品质每时每刻有着切肤感受。转型升级,就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美化生态环境,就是提升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升级关乎着人们日常生活,连接着老百姓切身利益,更是与群众的重大民生休戚相关。
转型升级,多年一路走来,留下丰富实践,收获许多成功,积累深厚经验。概括要领,路径选择尤为重要。路径清晰,方向明确,再加上坚定不移的定力,方能让传统经济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华丽转身,跻身经济强国之列。
转型升级,主体是企业,制造业是重点,关键看路径选择。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非全部推倒重来,更多的是不断升级换代,按照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把产品做到极致和完美。比如传统消费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市场永远存在,某种意义上,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小到一个打火机、电插座、美发器、眼镜等,大到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竞争十分激烈,笑到最后的,往往是在传统产品中不断融入科技含量、创新元素的顶尖高手,最终市场归于这些“一骑绝尘”的单打冠军企业。如何把传统产品做到完美极致,居于行业领导者地位,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更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实践中,绝大多数成功转型的传统产品制造企业,就是通过不断更新换代、产品升级完成了艰难的转身。
企业转型升级还有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以原有核心产品为圆心,在产业相关联产品范围内寻找抓手,突出重围。转型升级并非一路坦途,其实潜伏着种种危机。现实中确实有不少企业就是倒在转型升级途中。企业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相关联产品进行转型升级,是一种稳健务实的路径选择。朝着相关联产品转型升级,企业可依托原有的技术、市场、品牌、设备、渠道等优势,无需另起炉灶一切重新开始。转型升级,也有一个踩准梯度、分清层次、确定半径的问题。在合理半径内,相关联产品开拓成本可实现最小化,成功概率大。超越一定范围,优势难以体现,成功率就小。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所谓饭是要一口口吃,路是一步步走,就是这个道理。现实中,许多企业选择此种路径转型升级,稳健拓市,取得不错的效果,产业链条得以延伸,市场蓝海得以拓展,财富空间得以打开。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跨界转型升级,当然是一种全新的路径选择。蓄势待机,惊险一跃,直取市场制高点,“一步到位式”的跨界转型肯定引领着转型升级的潮流和方向。对一些产能过剩且落后的企业,不动“外科手术”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这样的企业只能完整转型才有出路。我们确有不少企业跨界转型成功的精彩案例,有跨越产品的转型。但应承认,跨界转型需要勇气,需要力量,更需要智慧,是一种动作更大、难度更高的超越。这种转型,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做到,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和要素。对市场商机的准确预判和果断决策,对雄厚资本的积累驾驭和成功运作,都是跨界转型不可或缺的“充分且必要条件”。跨界转型,尽管危与机并存,但无限风光在险峰,成功者将蓦然迎来无限生机和广阔空间。
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一个工业化进入中后期的沿海省份来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一个主要的路径选择。
之所以需要转型升级,是因为经济结构不合理。集中体现在制造产业存在大量过剩现象。转型升级就是把过剩、落后、污染、高耗的制造业淘汰出去,减少工业、增加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在工业化中后期,适时适度降低工业增长幅度,特别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发达地区都曾经历的客观规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两大趋势。我省正处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上,无论是新型城市化,还是调整大量过剩落后产能,都应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浙江省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一条极其重要的路径。
经历30多年工业化快速发展,许多区域工业得到长足充分发展。不少强镇出现千亿、百亿、几十亿产值的企业群,真金白银、落袋为安的财政收入达到十几个亿。工业化程度不可谓不高。可惜这些人口一二十万、工业发达的小城市,服务业只占经济总量的十几个点。现代城市的时尚元素稀落难觅,生活服务的产业设施低小散乱。言谈之间,我们的地方领导心心念念的仍然是工业增长,却对服务业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这恰恰反映我们有些地区对转型升级路径选择尚未到位。
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将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很大空间,特别是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很好契机。工业化程度高的区域,特别在互联网兴起的当下,仓储、物流、电商、金融、培训、研发、信息、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既拉长了企业的“微笑曲线”,又为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趁手的楔入点。工业集聚地,更是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孵化的天然洼地。工业人口的物质、精神消费势必拉动区域的内需。整个现代服务业,都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方向和主要路径。
一家企业转型升级不易,一个区域调整结构更难,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难。惟其如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更为重要。
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日益清晰和生动起来。一头是科技创新驱动的牵引,一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或许会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子愈来愈坚实。
科技创新驱动在企业转型升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科技创新驱动的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可以说寸步难行。企业转型升级过程,就是企业创新驱动过程。
科技创新驱动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至关重要。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重视科技创新驱动的程度,往往决定这个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很难想象,对于科技创新驱动精力和财力投入不够,能够让经济结构调整呈现精彩局面。
科技创新驱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是密不可分。正因如此,我们在强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同时,把科技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层面重要的核心战略。无论短期利益诱惑多大,无论经济下行压力多重,我们只有紧紧扭住科技创新驱动这一核心战略,坚定不移,保持定力,决不动摇,方能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宽广的路子。
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把生态环境保护置为经济发展的前提,这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安排了一个倒逼机制。生态环境就是一把标尺、一道门槛、一个方向,凡是污染生态环境的生产行为一律禁止,决不姑息。不符合生态环境标准者,或停产关门,或转型升级,二选一,别无它途。这一倒逼机制的形成,必将大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早在十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科学论断,使我省早于全国认识到、实践着生态环境保护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推动作用。
历届省委一张蓝图绘到底。特别是近年来省委抓的“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更是把生态建设倒逼转型升级这一创举做得风生水起,扎扎实实,效果很好。
创新驱动在前,生态建设在后,一牵一推,同时作用,假以时日,转型升级就会迎来一番新天地。
转型升级,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中国人民长远福祉,着手当下,放眼未来。这是件大事。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当务之急是找到路径。有了清晰路径指引,才能蹄疾步稳,勇往直前,达到后工业化的光辉彼岸。
路者,道也;径者,直也。路径就是直达目标的最短距离。它是方法,更是方向,指出趋势,朝向未来。决心已下,方向已明,路径已清,需要的是干,踏踏实实干,只争朝夕干,主动有为干。唯有这样,转型升级才能成功,经济发展才能迎来波澜壮阔的局面,深化改革才能跃上豁然开朗的境界。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