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养生

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患心脑血管病——

专家连问三个“行不行”

  本报记者

  天气尚未进入酷暑,心脏有疾者,却已感受到了盛夏的可怕。上周末,45岁的陈先生,突然感到胸闷乏力,面色苍白。硬忍了半天,他被家人送到浙江医院。当时,陈先生感觉自己非常虚弱,胸口难受。有着20多年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戴海文,立即为他安排心肌酶谱化验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陈先生患的是心肌梗死,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介入治疗期,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生命不保。戴医师立即实施一系列的抗凝、抗血小板、降血脂治疗方案。陈先生病情逐渐稳定,成功摆脱了死神的纠缠。

  戴海文说,陈先生是典型的现代不良生活方式的受害者。由于高脂肪饮食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又缺少必要的运动,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而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从前的“三高”人群,大多为老年人,现在,“三高”逐渐年轻化,40岁左右、甚至更年轻的人,成了“三高”和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力量”。

  今年35岁的王先生,来自金华,前天已经是第二次因糖尿病入住浙江医院治疗了。乍一看,王先生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但是,他在两年前已在鬼门关走过一遭。两年前,他因为心肌梗死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幸亏120抢救及时得以挽回生命,病情稳定后在浙江医院行介入治疗,放置了2个冠脉支架并且按照正规方案药物治疗。没想到的是,这次检查糖尿病,居然发现冠脉粥样硬化继续进展,血管B超提示颈动脉和股动脉都有多发的粥样硬化斑块,头颅磁共振还提示有腔隙性脑梗塞。主管医生仔细询问,发现两年来王先生一直没有戒烟,服药不规律,对自己的血脂情况也不了解。医生认为,再继续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轻视健康,王先生很可能会再次出现心肌梗死和脑梗塞,存活可能性难以预料。

  据浙江医院院长严静介绍,他负责的项目——“高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登记研究”发现,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生命。这些疾病,其发病基础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谓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胆固醇及其他脂类物质在动脉管壁的最内层堆积,并逐渐形成斑块,使动脉管的内壁像生锈长垢的水管一样,越来越窄,血流量减少,引起供血不足。如果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部位是冠状动脉,就有可能发生冠心病;发生在脑动脉,则可能引起脑血管意外如脑梗塞等。病情轻者会引起活动受限,生活质量降低,病情重者可导致猝死。

  据杭州市急救中心统计,近年来,心脑血管原因猝死事件发生率逐渐升高,并且抢救成功率非常低。而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和脑梗塞的患者,如不严格控制危险因素,比如抽烟、喝酒、高脂肪饮食、生活没有规律……再次发生心梗或者脑梗的可能性将大大增高,致残率及致死率也增加。

  据了解,开展“高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登记研究”,是该医院为了了解高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降脂治疗情况和血脂控制现状,以更科学地制订出治疗方案,挽救更多的生命。该项目由著名的心胸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负责在中国实施。浙江医院是目前杭州市唯一开展此项登记研究的医院。浙江医院具体承担此项研究的心血管内科专家、主任医师虞意华建议,年龄在40周岁以上、明确诊断为心梗、中风或者外周动脉疾病(腿部动脉阻塞或硬化)等情况的患者,可以到浙江医院门诊楼报名登记。

  “但最好的研究,最好的治疗方案,都只是事后的补救。现在人们最需要的是,预防!不抽烟、少喝酒行不行?不要大吃大喝行不行?不要太累行不行?这,才是珍爱生命的最好办法。”严静说。


浙江日报 养生 00012 专家连问三个“行不行” 2014-06-23 3516613 2 2014年06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