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不了了之又何妨

  刚进机关的时候,我给自己准备了几个小本子,专门用来记名言警句。哪像现在,微信微博满天飞,好言好语到处有,舒舒服服喝鸡汤。当时还是一个知识只能偶尔冒泡的年代,需要利用原始粗陋的工具来充实心灵。

  当时记下哪些好句呢?本来期望着它们能出现在微信朋友圈里,没想到现代传播手段也有盲区,那些好句多半未能出现。搬家时,猛然发现小本本在角落里,不由得有点伪感慨,电子方式居然不如老底子的物理手段。那些好句子毕竟是童子功,30多年过去了还能信手拈来,还能写文章换酒。

  这句“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出自四川新都宝光寺,就是我当年非常认真,一笔一划记在小本本上的。百度上说,此句的故事背景是《菩提本无树》,百度还说这是佛语十大经典语录。不过均未深究,不知确切与否。

  我的理解是,世上事有两大类。一大类关乎原则、立场等重大语境,不能等闲造次,不能采取“不了了之”滑头手法;另一大类是家长里短,或虽则关乎重大利益,但尚不至于伤筋动骨,那就可以灵活一些,便宜行事,不妨试一试“不了了之”。

  有句名言“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大概就是典型的“不了了之”。大男人难道和太太讲理?有理好讲吗?如果有和太太论死理的男人,家庭生活多半不幸。我和太太30年共同生活,少不了磕磕碰碰,这几年磕碰时多半中途猛醒,哎呀,怎么这么无聊,鸡零狗碎的事犯得着争个明白吗?于是立马熄火作静默状。最佳当是立马作乖巧状,不过我缺少灵活性,难度较大。我们做丈夫的,应该在太太面前多检讨,采取让和哄为主的行为准则。夫妻争闹或是小乐趣,何时踩刹车则是修养和艺术。

  微信上看过一则关于孔子的故事。说是孔子落难路上,有一天好不容易可以吃饭了,远远看到他的爱徒颜回,偷偷往嘴里塞了一口饭,孔子很不高兴,后来知道颜回是在去掉落在米饭上的灰尘,于是深深自责。其实这事老夫子太纠结了,最优解是“不了了之”。一是不掌握具体信息,就没有理由暗自责怪,说明老夫子主观;二是或许颜回真的很饿,那应该允许其犯小错误,说明老夫子缺少宽容心。总而言之,这件事都是老夫子的不是。

  即使是学术之争,到了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不了了之”或许也是一个较好选择。普朗克是上世纪初德国的一位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作用量子常数,即普朗克常数。由于普朗克的理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框框,许多物理学家起初都拒绝接受。普朗克的学生们对此表示不解,普朗克则说,旧理论是那些拒绝他的理论的物理学家们的安身立命之所,接受了普朗克的新理论,就意味着他们学术生命的终结,因此新理论只有在旧物理学家们退出物理学领域时,才能得以成为主导的理论。

  “不了了之”表面看比较消极,实则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下,具有很积极的内涵。“不争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重大行为取向,其实质是在当时环境条件下,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允忍默许。这虽不是理想化做法,但却是现实可行的做法,有利于在稳定的政治社会格局中推进内生的制度变迁,事实表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绩效。

  不了了之,并不真就退让了,倘真退让亦无伤大雅,关键是本来就没必要去占什么上风,何来退让。不了了之,并不真就了结了,时间会证明一切,关键是既自有证明之法,何必死磕。不了了之,并不真就了结了,倘真了结了也就真苦难了,关键是天下很多事本就无解,何以了结。

  说到底,一切的一切,关键还是向前看啊。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不了了之又何妨 2014-06-20 3513246 2 2014年06月20日 星期五